北京版第十冊美術教案
作業要求:用紙盒、紙板、彩色紙等材料為你需要垃圾桶的地方設計一個實用、美觀的垃圾桶。
1、 學生設計
2、 教師輔導
3、 要點:符合垃圾桶的基本結構特點;要遵循實用、美觀的原則。
五、小結
第二課時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總結上節課內容
(一) 學生談自己的設計思路以及完成情況
(二) 教師提出意見
二、學生繼續實踐
(一)學生制作
(二)教師輔導重點是:實用美觀
三、欣賞評述
(一)學生將作品擺在教師四周,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二)學生評價喜歡的作品。(進一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學生認識到了我們地球日益臨近的環境問題,都紛紛作出保護環境的宣言,并志愿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學生能夠設計出比較新穎的垃圾桶,并得到了環境教育。
16、城市雕塑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北京的城市雕塑,增強學生對北京雕塑的了解,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感受優美的立體造型,擴展思路,激發、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雕塑的美。
教學難點:
了解雕塑與建筑、自然、環境的關系。
課業類別:欣賞
用具準備:
1.教師:教材、圖片;
2.學生:教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環視全體,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新課:
1.什么是雕塑?運用固體的物質材料,通過雕塑、刻、鑿、鏤、琢、鑄、焊等手段制作的三維形象,并且強調質材美感的造型藝術。
2.雕塑的種類:圓雕、浮雕、透雕。
三、講授新課:
1.看書欣賞照片:
結合作品名稱請學生談談對作品的感受。
2.分析作品:
(1)《和平少女》:
城市裝飾性雕塑,用漢白玉雕成。
(2)《鳳凌霄漢》:
是中國臺灣著名雕塑家楊英風的大型不銹鋼雕塑作品。
(3)《抗日烽火》浮雕
(4)《讀》漢白玉雕刻,在長安街正義路。
(5)《李自成》獲全國第二屆城市雕塑二等獎。
(6)《復興門立交橋畔街頭雕塑》
四、課堂總結:這些多種多樣城市雕塑美化著我們的城市,裝點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做出貢獻,我們應該熱愛他們,保護他們。
教學反思:學生帶著對首都北京的美好憧憬欣賞了一個個富有創新的雕塑,學生從城市雕塑中欣賞到美,感受著美。并志愿長大以后為建設首都北京作出一份貢獻。
17、城市印象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了解現代城市的特點,用紙進行城市建筑的設計與制作。通過造型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嚴謹的學習態度,以及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現代城市建筑的特點及基本的制作技法。
教學難點:如何用紙設計制作出有特點的城市建筑。
教學準備:各種紙材、剪刀、刻刀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你們注意到了嗎?近年來在我們周圍發生了什么變化?給你帶來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