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下冊:05課 百變娃
[分析]百變娃
一、教 材 分 析 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下冊:05課 百變娃
百變娃是一種通過手捏成型的可變化造型的玩具。百變娃讓學生通過尋找發現身邊的具有彈性的物品如氣球、橡膠手套、彈力襪子等,用沙、棉花、紙等物進行填充后制出的“百變娃”,從而滿足兒童善于發現、思考的好奇心理,經裝飾后變成各種非常可愛、有趣的形象,百變娃成為自己的玩具。
由于選用的是具有彈性的物質,百變娃將填充物灌入后,就會鼓起來,然后用繩子封口,經過手捏后會有千變萬化而有趣的奇特造型出現,可以說是造型活動中的“超級變變變”!再通過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發現可利用的材料如羽毛、植物的葉、種子等來裝飾百變娃,使之成為具有個性而且非常可愛的玩具,使學生感受造型表現的樂趣,并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感受美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此課百變娃的材料容易收集,形式對于孩子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變!教學中教師需強調并演示“變”的方法,并指導學生在制作和玩時注意安全,對剩下的材料,應進行分類存放。
二、教 學 目 標
*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百變娃。
*運用手捏的方法進行造型變化。
*激發好奇心,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教學活動分家庭實驗、課堂活動二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課前教師給學生布置家庭實驗,并讓學生觀看和觸摸百變娃實物,讓學生去嘗試自制百變娃,從而使學生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如:①每位學生在家收集可制作百變娃的各種款式的氣球。②是否有其他可替代的材料?③需要選擇什么樣的材料來填灌?④灌制成什么式樣比較適合?該怎樣做?這樣不斷地促使學生想像、感受、判斷,來提高學生頭腦中最機敏的創新機能。要求:每人帶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作業進課堂。
第二部分:課堂活動由課前家庭實驗中解決的問題切入,引導學生之間相互交換自己在家制作的百變娃,并談談都用了哪些材料以及是如何來灌填的,并推選一位同學上臺演示操作的過程,交流制作方法,充分展現學生對媒材運用的探索的體驗,同時給予提示,在灌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并適時讓學生將自己的百變娃制作完。
教學活動可開展百變接力游戲,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百變造型的展示。游戲規則是每個創新的造型要立刻放到前臺展示,并且不能再變此款,來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及獨創性,重視創新的嘗試。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示范演示如何用手捏的方法來變化造型,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引導、發揮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平凡中發現,創造,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各種認為可以利用的材料,用雙面膠進行簡潔的添加,進行裝飾,在條件較差的地區亦可用漿糊貼紙的方法變通完成。
本課教學活動的安排應考慮活動的合理性、趣味性、條理性,可以通過下列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動手實踐——交流討論——創作表現——游戲活動——評價交流。
作業要求:發現和選擇恰當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意愿,做出一個造型奇特的百變娃。
作業評價:通過學習、游戲,采用自評和互評的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談自己表現與創造的感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