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認識
(四)加深理解
出示:花瓣圖,看圖說分數
小結:1/2,2/2,1/3,2/3,3/3......都是分數;
幾分之一都很重要,有這樣的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
學生舉例
(五)看圖自學
1,看書:p178頁(學生邊看邊說)
2,說一說:對分數又有了哪些了解?
3,反饋:看圖寫分數、讀分數
(1/9) (5/9) (4/9) (9/9)
鞏固練習:
1,判斷:圖1的紅色和綠色部分各是線段的幾分之幾?
圖2中的綠色部分是線段的5/8嗎?
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蘋果圖
問題:每一部分不是蘋果的1/2,大概是蘋果的幾分之幾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準確呢?
學生總結: 對分數的初步認識
說課:
《分數的初步認識》
九年義務的教育六年制數學第八冊第三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第一次認識整數以外的一種新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在此以前,對于分數學生或是聽說過,或是見到過,還有的是略知一二。但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要學習分數?確實是學生們所不曾想過,或是沒有想明白的問題。為此,設計《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知道分數的作用,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為進一步學習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的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會正確地讀寫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2,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過程的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的;
一、注重學生的感悟
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談談自己都認識哪些數?猜想以下分數是怎么回事?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迫切愿望后,順應學生的“猜想”去“分一分”。例如:給學生6個蘋果,讓學生隨自己的意愿去分,學生簡直是五花八門,在多種分法中學生自己歸納出“平均分”的特點后,再繼續分,就是有目的的平均分了。正當學生興高采烈地平均分3個蘋果、1個蘋果時,一個突發的問題擺在了面前:平均分得的結果用什么數表示呢?在學生們試圖用整數表示失敗后,他們自發地感悟到需要產生一種新數了-----這就是分數。
二、注重學生的認知特點
通過直觀演示,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了二分之一;以此為基礎接著認識的是二分二。就此順應學生的思維,繼續認識的是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幾。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們通過動手折紙的操作,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他們在多種折法中認識了四分之幾的分數。教師趁機稍加點撥,如果再繼續平均分能得到哪些分數?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在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后,讓他們自己來判斷、辨析1/6和5/6有什么關系?5/6、5/8、5/7為什么分子相同分母不同?這樣有具體到抽象,加深了對分數之間關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