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環節3 品讀第二份賬單(文章重點,難點)
問題一:通過預習說一說小彼得索要報酬的愿望實現了嗎?問題二:在愿望得以實現的同時還得到了什么?待學生答出后,教師出示第二份賬單,即媽媽的賬單(補充課題:“媽媽的““媽媽”)問題三:對比兩份賬單。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預設學生會回答 “彼得寫了60芬尼,媽媽寫了0芬尼”。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0芬尼 60芬尼)
問題四:媽媽的賬單上沒有一件件具體的事,但是十年是一個漫長的歲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了許許多多數不清的事。結合自己的經歷想一想,十年來彼得的媽媽是怎樣照顧彼得的?(預設:學生回答媽媽給彼做出可口的飯菜,讓他上學注意安全、生病時會照顧他等等)教師引導: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是一筆龐大的數字,還有彼得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如果媽媽的賬單上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學生在練習紙上寫出答案,師生交流。教師介紹:《母親的價格》片段。問題五:既然母親的工資可以和公司的大總裁相比,那媽媽的賬單上為社么寫“0芬尼”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十年中媽媽付出的心血、汗水和可貴的青春年華,這筆錢怎么能算的清呢?媽媽只有全心全意地愛著自己的孩子,請說一說媽媽的愛是一種怎樣的愛呢?學生回答后,(板書:無聲、無價)在這里我會穿插5.12地震中媽媽在去世前給自己的孩子編寫短信的感人事跡,讓學生體會到母愛是多么偉大、無私。最后師生合作飽含深情的朗讀這份無價、無私的賬單。此環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由淺入深地進行提問,采用層層剝筍法,讓學生感受母愛之偉大,體會母愛是不需要回報的,親情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讓學生以讀為基礎,以說來表達,一些簡易問題留給后進生解決,照顧到全體學生。從而突破難點,解決重點。
環節四:圖文結合,提升情感(也是文中的重點將從五個方面解決)
1、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抓住課文最后一自然段中重點詞語, 從彼得的神態、動作中體會他的“羞愧萬分”
2、想象說活:此時此刻的彼得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3、通過朗讀傳遞彼得的心聲,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4、對照歌詞聽歌曲《母親》
5、說出心里話,可以對彼得或彼得的媽媽說,也可以對自己或自己的媽媽說。
此環節通過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通過聽歌曲提升情感,通過練習表達感受,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質的飛躍。
環節五:作業
完成老師設計的作品,給字體涂上媽媽喜歡的顏色,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心里話,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目的學會感恩父母,學會表達感受。
四、說板書設計
人們常說,好的板書就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書在教學過程中逐步補充添加而完成,簡明全面的傳達文章的主要內容,體現教學重點。
五、 附加:說教具設計
本文自然段較多看似零散,但從中提取出兩份賬單,學生通過反復讀體會到母愛的偉大、無私。剩余的內容就顯得平實而簡單,學生理解了重點詞語便可以一帶而過。這也是我解決重點制作教具的初衷。另外在出示的教具中,我特別畫上了綠葉和紅花。這一點在我的結束語中得以體現:請同學們像歌詞中唱的那樣,試著當一把為媽媽遮風擋雨的花折傘。從溫室的花朵變成奉獻而無私的綠葉,讓媽媽感受到你的愛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