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媽媽的賬單》,敬請各位評委多提寶貴意見。我準備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我準備從三個方面來說教材
1、教材簡析:《媽媽的賬單》是小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課文的主題是“可貴的親情和友情”,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和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么話也沒有說,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兒子留了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著母愛的賬單。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內容、對教材的分析,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從三個方面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在正確、流利地讀準詞語的基礎上,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以“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具體的行為動作來展現,同時人物的行為動作的背后也隱含著豐富的心理活動”為切入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子女的無私和深切的愛。
(3)、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并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
3、教學重難點:“授人于魚,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所以我把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設計:
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情境創設可以喚醒學生生活的真實體驗,激活生活的記憶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一把金鑰匙。本課的教學,力圖實踐這個理念,課前的互動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為整節課定下感情基調,學完母子二人的賬單后,我通過言語進行情景創設,通過引讀的形式引發學生的心靈的觸動,課堂結束的時候我又通過一首flashd歌曲《燭光里的媽媽》進行聲情并茂地激qing朗誦,打開學生情感的大門,用情換回學生心靈的感動。讓學生時刻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從而在文本的熏陶感染下,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朗讀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結合點,對于一堂課而言,講解是生動的,朗讀是靈動的;朗讀賦文本予生命,賦課堂予精彩。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其它教學方法無法取代的!語文特級教師于永正說:“朗誑法是教語文的根本方ⳕ!”所以本節課我采用的另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就是采用多種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