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過渡:媽媽看了這份賬單,什么話也沒說。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償地得到了他所要的報酬。但同時,他也發現了一份媽媽寫給他的賬單。媽媽的賬單上到底寫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媽媽的賬單”。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
共計:0芬尼。
2、同學們,請你仔細讀讀媽媽的賬單,看看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媽媽的賬單上后面的金額寫的都是0芬尼。)
是啊,這是一份特殊的賬單,誰愿意來讀一讀。
3、指導朗讀,適當評價。
4、小組討論,指名交流,從這份賬單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媽媽?(慈愛、關心孩子、偉大、無私……)
5、請你再仔細地琢磨這份賬單的每條款項,一條一條地讀,讀到哪條款項的時候特別感動?為什么特別感動?指名讀并回答。
6、師引讀:十年了,媽媽把彼得漸漸地拉扯大,她給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卻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媽媽每天照料著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當彼得生病的時候,媽媽無微不至、不分晝夜地守護著他卻仍然只要——(生回答),媽媽把所有的愛,所有的牽掛都給了小彼得,還是只要——(生回答)。多么特別的一份帳單哪!同學們,這難道僅僅是一張薄薄的賬單嗎?這是一份()的賬單,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愛呀!一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母愛呀!
7、你能替他深情地讀讀這份賬單嗎?請生讀,讀出感情,讀出共鳴,讀出高潮。
【本環節的設定,遵循了孩子們的思維模式,沒有直接將本課的中心硬性地塞進孩子的大腦,而是讓孩子們一步步,在品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對賬單的閱讀采取了三個層次:初讀是自由讀,意圖是想讓孩子們初步地感受帳單的內容;接著是抽讀,希望能將情感深入每個人的心里,讓他們在品讀中理解內容。最后是有感情地讀,其中溶進了對母愛的體味。從孩子的角度逐漸轉化成媽媽的角度,此環節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用學生的理解和語言將難點攻破,自然而有效。在師的深情的引中,在學生深深的情感共鳴中,我想學生對母愛的理解應該稱得上是水到渠成了。】
(四)巧妙轉接,走進生活
1、多么特別的一份帳單啊!同學們,這難道僅僅是一張薄薄的賬單嗎?彼得手拿媽媽這份愛的賬單,心中百感交集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許多往事涌上心頭,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是那樣干凈,舒適;十年里,媽媽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十年里,成長的每一天早上,媽媽準時送上的那杯牛奶是那么香甜;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長中的故事。讓我們也跟著小彼得回憶成長中媽媽給予我們的愛吧!
出示課件: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天上學時,媽媽();
他想起了天冷的時候,媽媽();
他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電閃雷鳴,他嚇得渾身發抖,媽媽();
他想起了感冒發高燒時,媽媽();
他想起了自己取得好成績時,媽媽();
他想起了(),媽媽()……
【設計意圖:拓展課文內容,將知識帶進孩子們的生活,用填空的形式引導孩子們的思維,激發他們說的欲望,并且將知識與運用結合,抓住機會對孩子們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掀起在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濃濃的母愛,進入到了課堂的高潮階段。濃濃的母愛在孩子們的心里流淌出來,將情融匯到孩子們的內心深處,將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