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設計
四、深化,拓展延伸1、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對江南的特產——楊梅,有了較深的了解。那么作為羅田人,你知道我們羅田特產有哪些嗎?2、交流羅田的特產,用課件展示它們的形象。(如羅田板栗以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享有盛名,素有“羅田板栗甲天下”的美譽;羅田九資河鎮出產的茯苓是名貴的中藥材;羅田是蠶桑之鄉,生產的絲綢產品還打入了國際市場……)3、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羅田特產的資料。下節課,我們就開一個小型的博覽會,選擇自己熟悉的特產,把它介紹給大家。(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 第六冊第14課) 教學設計評析:《我愛故鄉的楊梅》在設計上較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老師沒有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現,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那樣,“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第二,“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這篇教學設計注重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如在激趣揭題環節中,讓學生搜集和交流相關資料,并幫助制成網頁,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相關媒體的運用,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有趣的學習背景, 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第三,采用自主學習、合作研討的創新性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如在民主、平等、團結、合作研討的過程中,學生以讀為本,自讀自悟,通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段落、小組合作學習、填表、親口品嘗體驗、感情朗讀等方式,自己理解重點詞句,弄懂關鍵問題,解決教學重難點,并發展自己的觀察思維能力和認識事物的能力,從而更好的體現了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