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師》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的特點,走進人物內心。
3、體會蕭伯納由自夸到自悟的心理變化,學習他的謙虛的精神。
教學重點:朗讀人物的對話,從對話中感悟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 設疑、解疑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十課——(生齊讀課題),剛剛看到這個題目,你的腦海里肯定有許多疑問吧?
2、學生質疑
3、通過預習,你可以解決哪些問題了?
(1)學生說到“大作家就是指蕭伯納”時,老師補充:蕭伯納是英國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寫下了五十部著作,曾多次出國考察訪問,可以說他是名揚四海,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世界有名的作家”。
(2)學生說道“小老師就是蘇聯小姑娘”室,老師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4、大作家為什么稱呼小姑娘是他的老師?
二、讀對話 揣摩人心
1、出示第五小節,學生讀。
2、蕭伯納認為自己哪里是太自夸了?
3、(出示第二節)臨別時蕭伯納為什么要這么說?
4、所以蕭伯納在道出自己的身份時肯定會強調一些詞語,誰來試試看?(指名讀)
如果能加上一些動作,帶上一點表情,那就更有大作家的風度了(再指名讀)
5、如果你是娜塔莎,你得知眼前這位和你玩了好久的老爺爺就是大名鼎鼎的蕭伯納時,你會驚喜嗎?
(不會驚喜萬分的,你是娜塔莎的知音)
(會的),那你會怎么表現出來?(有什么表情、會怎么說、怎么做)
6、你們真是蕭伯納的知音,蕭伯納當初以為娜塔莎也會像你們這樣的驚喜萬分,然而,出乎預料的是,小姑娘會這樣說:——(引讀第三節)
小姑娘竟學者蕭伯納的口吻說道:——(指名讀)
漂亮的娜塔莎請你再來回敬蕭伯納一句(再指名)
讓我們一起學一學蕭伯納的口吻,讀——
5、當時蕭伯納聽了以后有什么反映?
理解“為之一震”
6、是的,娜的那句話使蕭深受刺激,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就叫——“深有感觸”
三、反復讀 感悟道理
1、謙虛是美德,讓我們牢牢的記住娜的教導:(畫 讀)
2、如果我們的伙伴因為成績優秀而沾沾自喜,我們就對他說——
如果我們自己進步了,我們就對自己說——
讓我們對身邊的所有人說——
四、拓展讀 內化思想
原來,小姑娘讓蕭伯納明白了一個道理,所以,蕭伯納稱小姑娘是他的小老師。其實,像蕭伯納這樣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的,還有許多名人,這里就有一個《愛因斯坦與小姑娘》的故事。
學生閱讀補充資料:《愛因斯坦與小姑娘》的故事和關于謙虛的故事、名言。
教學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師》這個課題極有思考性,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學貴有疑,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其中“大作家是誰”,“小老師是誰”這兩個問題層次較淺,學生馬上可以解決,重點探究的是“為什么蕭伯納稱小姑娘是他的小老師”。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突出了重點,是從學生實際的知識能力出發的,尊重了學生的需求,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