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作家的小老師
教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話,感悟肖伯納嚴于律己的可貴精神。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對話的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內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搜集一些有關肖伯納的資料及他的作品以及關于謙虛方面的格言。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詞,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而又生動的語言文字,感悟世界文豪肖伯納嚴于律己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悟肖伯納嚴于律己的可貴品質。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指導讀通。
1、揭題 10、大作家的小老師
2、質疑:大作家是誰?小老師又是誰?為什么大作家還有個小老師呢?
3、學生帶著問題去試讀課文,并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準、讀通
4、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幾個學生分男女比賽讀課文。教師及時糾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當學生對文章充滿好奇與不解,一種迫切想解決疑問的內驅力推動學生積極走進文本。
正、指導。
二、指導讀懂
1、學生自學課文,看看有哪些詞語和句子不理解。
2、說說有哪些詞句不理解,借助工具書或相關的語言環境來理解。
3、反復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不明白?
4、討論學生提出的不明白的問題。
5、提問:
(1)肖伯納聽了什么話后“為之一震”?他為什么會“為之一震”?從這“為之一震”中你體會出什么?
(2)揭示課題時產生的問題懂了沒有
三、指導讀好
1、自由,邊讀邊想,兩人對話的有趣場面,感受肖伯納先是自負而后自責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其謙遜自律的寬廣的胸懷。
2、朗讀自己的喜歡的部分。
富有情趣的對話,很容易調動學生讀書的欲望,在學生反復、多種形式的閱讀中,學生逐步體會到蕭伯納變化是其謙遜自律的表現。然后討論,主要是想想看在生活中除了老師和長輩之外,有沒有比你小的人教給你一點道理,進行交流。當學生躍躍欲試時,我卻只找了少數幾個人發言,其他學生越著急,我越不讓講,當下課后再讓學生把它寫下來。進行全班交流。
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繼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本課練習。
教學重難點:體會蕭伯納的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告訴 作家 自夸 驚喜
訪問 孩子 預料 感觸
2、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完成練習。
1、從課后習題4中的兩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2、引導學生體會出當時蕭伯納的驕傲、自夸和小姑娘的天真、不卑不亢。
3、聯系課文說說你對蕭伯納說:“她是我的老師”這句話的理解。
(1)蕭伯納是個什么樣的人,需要從語言文字中去體悟,當學生通過想象讀、分角色讀等后逐步加深!洞笞骷业男±蠋煛愤@篇課文講的是蕭伯納一位大文豪從蘇聯小姑娘娜塔莎身上受到的教育:人要永遠謙虛。在教這一課時注重了教材的擴展,我認為較好了闡釋了用教材教,落實了課標的基本理念:語文是生活的語文;也是人性化的語文;王崧舟老師也指出這一點。做到了這一點,讓學生在這一節課中學得輕松的,掌握的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