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孫中山破陋習 第二課時教案
教材簡析:
課文講述了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的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時和纏足后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強烈地控訴了辛亥革命前纏足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字里行間謳歌了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是獨立思考,堅決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目標預設:
1、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有條理講述這個故事。
2、了解什么叫“陋習”,能講一講自己身邊有哪些陋習。
3、學習孫中山小時候敢于同封建陋習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點:體會幼小的孫中山敢于同封建陋習作斗爭的勇氣和決心。
教學難點:了解陋習難以破除的歷史原因。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潛心鉆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讀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設計思路:
1、了解原因;2、感受痛苦;3、終于廢除;4、討論深化。
教學準備:
歷史資料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加深印象。
1、齊讀詞語。(投影出示)
唱歌 空閑 祖宗 婦女 痛苦 總統 眼淚 廢除
2、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目睹陋習,敢于斗爭。
師過渡講話:孫中山小時候十分喜歡自己的姐姐,因為他的姐姐不僅勤勞,而且活潑可愛。姐姐吃苦耐勞的品質令孫中山敬佩; 姐姐樂觀向上的精神令孫中山喜悅。但是,有一件他親眼目睹的事,讓孫中山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是什么呢?請大家讀讀文章的2---6自然段,找出相關答案。
1、大家各自讀文章的第2---6自然段,用“-----”畫出姐姐纏足時十分痛苦的句子。
2、通過閱讀,你知道了哪些知識?
3、指名讀第2---6自然段。
4、投影出示。
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a.指名讀一讀。
b.這句話讓你讀懂了什么?
5、孫中山看到眼里,疼在心上,他又是怎樣對媽媽說的呢?
a、指名讀孫中山對媽媽講的話。
b、投影出示。
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
6、體會改寫句子。
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
給這句話換一種說法,意思不變。
7、品讀句子,體會心情。
“既然知道纏小腳不好,就不該去做。別人笑話怕什么!”
a.指名讀,齊讀。
b.媽媽又是怎么說呢?
c.媽媽為什么含淚?媽媽自己愿意為女兒纏足嗎?
8、品讀句子悟情。
a.出示兩個句子。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b.指名讀一讀。
c.這兩個句子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9、分角色朗讀孫中山和媽媽的對話。
10、請三個同學上臺表演纏足的情景。
11、圖片展示古代婦女纏足后穿的“三寸金蓮”。
【教學不是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而是在教師地引導下,學生主動的對所學內容進行探索、消化、建構的過程。教師用插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看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三、感受陋習,無可奈何。
師過渡:封建陋習殘害了多少女孩子啊!孫中山雖然理直氣壯地反對,但是,他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啊!姐姐纏了腳以后,又是一個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來學習文章的第7自然段吧。
1、指名讀第7自然段。
2、后來的幾個月,孫中山為什么看不到姐姐的笑臉,聽不到姐姐的歌聲呢?“這件事”是指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