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記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課時教后記
大家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你能說說你對秋天有什么感覺?生:“驕陽似火” 是啊在太陽底下我們覺得驕陽似火,那大家坐在班上感覺怎樣?生:我感到很涼爽,風吹過來很舒服。那你會用什么詞來形容?生;秋高氣爽 秋風習習 是啊,秋天令人感到多么舒暢!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北大荒去看一看,那兒的秋天是怎樣的?出示課題,教學“荒”,對荒進行組詞理解,并對“北大荒”猜猜它在哪兒,那兒的秋天會是怎樣?(從談話中自然引入課題,并且積累詞匯。)
生:北大荒在我國的北方,北大荒的秋天很美。北大荒的秋天怎么美,翻開課文讀一讀。讀后完成: 1、標上自然段序號。 2、在文中畫出生字詞。讀后檢查: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同桌互查互糾生字讀音。開火車讀。幫別人糾錯的那個小組能得笑臉。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指名讀最喜歡的段落。(因為用競爭的方式,既養成認真讀的習慣,又提醒同學們認真聽。)
聽錄音朗讀,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后點出“沉甸甸”的讀法。生:我仿佛看到水里的魚兒在游來游去。生:天空好像大海一樣,我真想跳進去洗澡。生:我看到成片的大豆在對我笑。我們已經讀過,聽過,看過北大荒的秋天,對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印象?填空:北大荒的秋天----- 生:北大荒的秋天真美。∩罕贝蠡牡那锾煺鏌狒[。∩罕贝蠡牡那锾烀赖孟袢碎g天堂!生:北大荒的秋天美不勝收!(前一個設計為后一個做鋪墊,前面又課文的感知能大致了解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程度,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基礎,后面的填空學生用詞豐富,校長的點評是這兒處理的不夠好,如果能把這些詞進行比較哪個好就更完美了。我想這些詞有必要比較嗎?還在思考。)
那么本課的切入點是以畫面切入呢,還是以情彩想結合處切入,還是以關鍵詞句切入?對于本課我準備以“美”為切入點。(1)、讀后談整體感受美(2)、在文中尋找美(3)、品詞析句感悟美(4)、朗讀中體會美感覺這樣的切入點比較平淡,直到看到資源庫里以“荒”為切入點,讓我有耳目一新別有洞天之感。大家有哪些不同的切入點呢?我們進行探討交流。
用心尋找切入點,cbr999老師研讀教材真是精益求精了
這也正是我想說的,以“美”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
<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記之二: 一節沒有完成教學目標的課
一、跟著學生走你覺得《北大荒的秋天》哪一自然段寫得最美?多數選第二自然段,就先學這一自然段。自由讀,說說這一段寫了哪些景物?生回答。
有學生提出:“不是一朵云嗎?怎么課文寫成幾縷流云?是課文寫錯嗎?” 我問大家:“是課文寫錯嗎?”臺下無聲。我在黑板上畫一朵云的樣子。邊問:“那一縷流云應該什么樣子?” 有學生說:“是不是長長的,像線一樣?” 我肯定他的說法。你從課文中哪些詞語還知道是這樣子的?生找“一道、仙女在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接著引導感受天空的顏色與這些流云的顏色相映襯,顯得更美了。我的預設,抓住“錦緞”一詞感受天空的美,可學生對“一縷”感興趣。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展開教學,往往有異想不到的收獲。
二、激勵的效果上課伊始,對班上一到個別讀時就冷冷清清的局面,我顧意說:“昨天,校長到我們班上聽課,她聽完后說我們班朗讀很好,但一到個別讀就表現得不好!边@時才稀稀疏疏有幾個學生舉手,其中不愛讀書的家明也舉手,我顧意叫他來讀。他扭扭捏捏不肯起來,我說“讀不好也沒關系,老師不會批評你。是男子漢就爽快點,別像女孩子般怕羞。”其它學生等不及也起哄。在我的一再鼓勵下才站起來讀,但讀得磕磕碰碰,在還是在校長聽課過所讀的效果,那時真得很想發火,一想自己有言在先,這一批評,以后個別讀時肯定沒有積極性。于是我又叫幾個同學讀,讀后問家明:“你覺得誰讀得好?”“你以后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