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記
非兒。: 還孩子冷靜思考的時間
《北大荒的秋天》
《北大荒的秋天》。這是一篇具有說明性質的文章。作者假托這種文體,主要還是為了表現自己對北大荒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作者在第一節寫了時間,接著從天空的一碧如洗,小河的清澈見底,原野的熱鬧非凡來寫北大荒的秋天,這是自然景觀。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寫的是豐收,由景及人,北大荒自然的美,是人們用辛苦勞動創造的。它是在告訴我們,北大荒的人們具有奉獻精神。這是對前面說明的總結。由此,作者最后發出感慨:“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采用了對比的方法,比如天空、小河、原野三者的對比,為的是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北大荒的美,感受北大荒人們奉獻的精神。課文只有小河一段的最后一個字不是開口呼,其余節次的最后一字都是開口呼。這種用韻,從高到低再到高,引起了節奏的變化,由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到對人的贊美,最后發出感嘆,情感的變化與生理的變化有機的協調在一起。
這篇課文,條理清晰、要點突出,是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好教材。天空的一碧如洗,小河的清澈見底,原野的熱鬧非凡,作為關鍵詞,它們表情達意的作用,也就在這里。同時這篇課文也是培養學生如何把事物寫具體的好教材。所以,課后的寫作遷移訓練,一定要跟上。這樣,讀與寫就有機的結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