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記
在背書時,我叫蔣滔來背,背后我充滿激動的語氣說:“大家給些掌聲吧!”教室時響起一陣清脆的掌聲,“有些同學可能會疑惑,蔣滔不是還有兩處地方還是我們提醒呢?老師怎么會給他掌聲呢?蔣滔、家明、陳友……平常都是最遲背完書,今天才剛教完,他就會背了,而且有的也背得很流利,你們說該不該給他掌聲!闭f完后我看到蔣滔的嘴角翹起來成月芽狀,這一刻突然覺得他很可愛。接著我讓大家自由背。大家讀背的積極性很高。
有時我們看到差生忍不住總想批評,但是換一種方式,他們會更樂于接受。但要適時適度,如果不合時宜,反而是反效果而已。
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在上一節課堂的熱鬧,以為教學效果就好。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發現一些差生連基本的讀通讀順的要求都做不好。在公開課時,我們總是下意識叫那些舉手的學生,那些不舉手的學生卻關注不夠。在上課時調整原先的進度,整節課立足于讀背,一節課只上一個自然段,如果每課都如此那還得了。
這節課雖有些得,亦失去目標。在課后,我讓家明再把課文讀一讀,讀得效果比剛才好得多,心甚欣慰。
《北大荒的秋天》之三:
“大豆搖鈴千里金”教學談
師:讀了第五自然段后,你有哪些地方不懂的?生:“大豆搖鈴千里金”是什么意思?師:同學們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臺下眾生面面相覷,無人舉手。師:對這句話大家可以聯系課文中有關語句來理解。找一找上文中哪些語句與“大豆搖鈴”有關?生找:成片的大豆搖著豆莢發出嘩嘩啦啦地笑聲。師:大豆已經長出豆莢了還發出聲音,說明了什么?生:豆莢已經成熟了。師:成熟的豆莢是什么顏色大家看見過嗎?生:是黃色的。師:再聯系課文找找與“千里金”相關的詞語。生:遍地金黃的九月師:看見“金黃的九月”這個詞你會聯想到哪些景物?生:金黃的稻谷成熟了,像鋪著一地的金子。生:黃澄澄的梨成熟了掛在枝頭上。師:誰能說說“大豆搖鈴千里金”的意思?生:我明白了,大豆搖鈴時,秋天就來了,農民們就豐收了。師:是啊,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喜悅的日子,看見這些果實,想象著它裝滿一籮又一籮,一筐又一筐,一倉又倉的情景,人們能不贊美嗎?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地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诮虒W中注重啟發學生從文本中感受、體驗各理解,而教師只是充當“導”的角色。
聊《北大荒的秋天》
非兒。: 呵呵,上次你讓我看的實錄,我只是匆匆看了下
雨火: 關于《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課時的的教學目標,我課前主要想完成兩個方面的任務:一是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讓學生去感受、想象、品味北大荒的美景;二是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鍛煉學生的讀、說的能力!
非兒。:這兩個目標感覺應該合二為一
雨火: 你說的對~!謝謝!
非兒。:跟你說實話吧,最近我正在思考一個問題,為它尋找合適的案例,剛好你讓我看你的實錄了,呵呵
雨火: 如果真的有用,那好極了!
非兒。:呵呵,跟你一起聊聊,聽聽你的看法.從你的實錄看來,我覺得最欠缺的是缺少扎實的語言訓練,
雨火: 能否再點點!
非兒。:雖然你重視了說和讀,但這個說和讀僅僅是圍繞體味感悟北大荒之美而來的,更多的趨于情感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