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石榴(第二課時)
i生:石榴熟了,他樂呵呵地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后來肚子都笑破了,里面的子兒很少,一粒粒粒的,象一顆顆紅寶石。
j生:石榴因為自己成熟了,實在太高興了。她咯咯地笑,臉上也變得紅通通的,晶瑩的牙齒也露出來了……
k生:石榴的外皮是一半兒紅,一半兒黃,里面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晶瑩透亮的石榴子兒。這些石榴子兒紅白相間,像寶石一樣……
生:成熟的石榴笑得裂開肚皮,露出滿滿的子兒,說:“謝謝你們,農民伯伯!你們把我們種得這么好,感謝你們)
l生:我是用朗讀來表達自己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的。(朗讀)
m生:我覺得他讀得很好,我想跟他比一比(讀)。
(3)師生評議
(4)齊讀。
4、n生:我還喜歡“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這句話。
o生:我也很喜歡這句,因為作者把石榴當來寫,寫他“心情急切”;寫他“張望、報告”……
(1)你們能用朗讀來表達石榴娃娃高興、急切的心情嗎?
(2)自由試讀――指讀――齊讀
5、小結:作者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描寫了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及成熟的石榴的外形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
讓我們端好書,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再次感受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吧!
6、配上音樂的美文賞讀,讓學生再次體會語言文字的優美,以及作者喜愛石榴的美好感情。
過渡:石榴熟了,摘下一個,剝去它的外皮,里面又是怎樣的呢?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觀察石榴內部:
課件出示要求:拿起桌上的石榴,剝去外皮,看一看,石榴子的形狀、顏色,嘗一嘗味道,說一說觀察到的。
2、分四人小組一起學習:看、摸、嘗、嗅
3、匯報觀察結果。
p生:石榴剝去外皮后,里面的子兒就露出來了,像一個個小朋友緊偎在一起說悄悄話。
q生:石榴子兒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像一顆顆寶石排列在一起。
r生:石榴象個大家庭,石榴子兒像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年。
s生:石榴象是一座房子,里面分成許多小房間。石榴子兒排得一層層的。
t生:里面有很多很多石榴子兒,一顆顆都很些我咬一咬,里面有一包水,有的甜津津,有的酸溜溜的。
u生:也有的吃起來味道不大好,有點……(說不出“澀”字)。
v生:我也來說一說:石榴剝開的時候,有一種黃的東西帶出來,味道是苦的、澀的。
師:同學們都講得很好,而且運用了課文里的一些詞語。這些詞語的意思大家都懂嗎?我們來看看作者怎樣運用這些詞語來描述他觀察到的事物。
3、作者是怎樣描述他觀察到的呢?
(1)、默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疑,學生釋疑。
瑪瑙:玉石的一種,晶瑩透亮的。
緊偎:緊靠在一起。
紅白相間:紅色的、白色的交織在一起。
清爽無比:清涼好吃。
4、再讀,標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5、指名讀,學生評議。
6、齊讀。
四、結束新課,布置作業。
作者通過觀察,不僅寫出了石榴的顏色、樣子,還寫了它的味道。其實,觀察不僅包括看還包括嘗一嘗、聞一聞、摸一摸、聽一聽等等。今天,我們就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寫一種水果,通過看、摸、聞、嘗,寫出它的顏色、形狀、味道和氣味。
設計意圖:
《石榴》這篇課文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介紹了石榴的成熟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