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學案例
自學方法:
習字冊p16,記住字形,把字在田字格中寫漂亮。
下面我們來正確規范地寫生字。出示九個生字。
惑 富 絨 球 降 囑 咐 漠 泥
1.觀察字形,說說發現了什么?(上排上下結構,下排左右結構)
2.說說哪個字最難寫?師兩種結構各范寫一個字。(惑和囑)
3.生一起描紅,先復習寫字姿勢,描紅習字冊中的生字。
(描紅要求:1、仔仔細細地描;2、注意描紅的速度;3、邊描邊觀察每部分的位置。)
四、作業設計
a類:
1.繼續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補有錯誤的將生字詞抄寫3遍。
3.用“囑咐”造句。
b類:
4.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用幾句簡潔的話寫一寫。
教學反思:
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側重點有了明顯的改變。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學中新的困擾。翻閱教科研雜志,實踐課觀摩取經,耐心聽取同事的建議……一個個方案孕育而生,又一次次地篩選,并逐步推敲完善。于是,生字教學環節的設計初步成型——以“囑咐”為重點,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在學生的自由發言中把握時機,層層遞進,有坡度的質疑解疑;以讀為主,在理解生字的過程中適時滲透學法,教會學生幾種解釋詞語的方法,讓她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在以后的生字理解中有的放矢,做到學以致用。
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學習,在讀中感悟,這是中年級語文教學尤其要遵循的教學規律。自始至終,我的整堂新課提供給了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能準確地傳情達意,震撼學生的心靈,使之產生積極的情感,引發情感的共鳴。教師動之以情地范讀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正確理解能力和對語言文字豐富敏銳的感受力。由于年齡的差距,學生在扮太陽公公親切囑咐蒲公英種子時,說話的語氣如同在與同輩交流,這樣也就談不上囑咐了。于是,我馬上參與其中:“老師也想來作回太陽公公,好嗎?”隨后投入地朗讀文中太陽公公的話,讓學生感受到作為長輩應有的語氣。
另外,在再次讓學生讀兩顆落入沙漠和湖泊的種子的話前,我穿插了這樣一個過程:
師:太陽公公眼看著這兩顆種子將有生命危險,它有多著急呀!這時,它會怎樣勸告那兩顆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種子呢?
(學生以太陽公公的口吻勸它們。)
師:那兩顆種子聽得進大伙的勸告嗎?
生:聽不進。
師:再來讀讀它們的話。
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兩顆小種子的孤注一擲,讀好對話。這樣練讀,學生有新的感受,就不會感到枯燥而讀得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