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5
(9)當爸爸看到湯姆釣到一條大魚時,投去了贊賞的目光。我想,當爸爸看到湯姆把魚放了時,心里會為湯姆感到更加自豪。他會想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
2、討論: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這么大的魚,他后悔了嗎?
3、出示最后一句話:“那晚的情景”指什么?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指什么?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說明什么?
4、齊讀最后一段。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爸爸是個怎樣的人?湯姆又是個怎樣的人?
2、你從這篇課文中得到什么收獲?
3、我們學校、我們所處的社會有哪些準則?為什么要遵守這些準則?
回到家,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
復習舊知,為新課的學習作好準備。
通過重點詞語感受環境的幽靜、美好。
通過品讀,感受湯姆釣魚技術的熟練以及釣著大鱸魚后驚喜激動的心情和爸爸對兒子的贊賞。
通過湯姆心情變化的詞句,感受爸爸的高尚人格,感悟湯姆心情變化的原因和當時的想法。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圍繞問題展開討論,爸爸嚴格遵守社會規定、社會公德的行為,使湯姆深受教育終身難忘,他也和爸爸一樣成了一名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社會規定的人。
將課文中學習的規則延伸到課外,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規則意識。
拓展延伸
板書設計
17、“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湯姆: 驚喜→不情愿
爸爸: 贊賞→斬釘截鐵
必須自覺遵守規定
反思重建
18狼和鹿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條理地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并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以及文本的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了這種聯系,就打破了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教學內容
分 析《狼和鹿》是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下冊)一篇關于生態平衡的閱讀課文。文章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科學知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而且,文章所敘述的故事真實,說服力強,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在與文本語言的親密接觸中讀懂故事內容,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文章的閱讀難點是“狼為什么是鹿和森林的功臣”,以及初步認識生態平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