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案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從人們肆意殺狼,貌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初步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一.導入新課,直奔重點
1.( 映示狼和鹿的圖像)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朋友。
看到它們,你們聯想到哪些詞語呢?(貪婪、兇殘、美麗、活潑……)
你們聯想到的這些詞語,其實表明了人們的態度。一般說來,人們喜歡鹿,討厭狼。
2.可是,發生在美國凱巴伯森林的一則故事中,作者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是什么看法?請默讀課文,把表達作者看法的句子劃下來。
3.初步朗讀
· 出示句子: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指名讀。
·在這兩句話中,誰是“功臣”?誰是“禍首”?
什么是“功臣”?狼是功臣,這是人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從哪個詞看出?(居然)能讀出這種語氣來嗎?
什么是“禍首”?鹿在什么情況下成為禍首?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為什么說狼是功臣,而鹿是禍首呢?請大家輕輕讀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完了,想想這個問題,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同學們大部分字音讀準了,這里有幾個詞語還得注意一下。(映示詞語)
傳染(讀準翹舌音) 貪婪(讀準邊音)
提防(“防”讀輕聲) 血泊(讀準多音字)
3.作者認為狼是功臣,而鹿是禍首,為什么這么說呢?你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找到了哪些理由?
交流
三.研讀課文,感悟人文
1.從剛才的發言中,大家談到了狼、鹿和森林的關系以及它們的變化。 板書
狼 鹿
森林
2.先來看看森林的變化。
(1)映示練習題1。讀讀書上寫森林變化的內容,再談談自己的理解。
100多年前,凱巴伯森林____,____。……后來,整個森林像____一樣,____,____。
(2)找到書上描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情景的語句。找到句子自己讀讀,體會體會。
自讀。指名讀。
(3)畫面映示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的情景。隨著畫面的場景、音樂,教師描述:
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好象看到了凱巴伯森林到處是蔥綠的樹木,到處活躍著鳥兒們的身影。看,小鳥在唱歌,小鹿在奔跑、跳躍,一切都是那么和諧、美妙。再指名欣賞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