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精選15篇)
《我不能失信》 篇1
教材研讀:這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使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學習時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閱讀成果,感受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能力。
設計理念
1、略中有精,粗中有細。略讀課文教學中要整體把握“略”處理,重點感悟“精”處理,略與精相輔。因此在與學生的感悟和交流中尋找“精”的落腳點,力求做到“教”略而“學”不略。
2、自主閱讀,自讀自悟。略讀課文教學,要充分發揮閱讀提示的作用,給足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引導學生遷移精讀課文習得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自讀自悟。這也正如葉圣陶先生說過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2.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板書課題:我不能失信
2、質疑課題
同學們,對于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我”指的是誰呢?我為什么不能失信呢?失信是什么意思呢?)
讀課后的資料袋認識宋慶齡。
生讀,說了解
3、宋慶齡可真是不平凡,今天,老師就要帶同學們走進課本,去看看發生在宋慶齡小時候的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導讀提示。
(1)自讀導讀提示,邊讀邊畫出本課的要求。
(2)指名讀提示,交流并歸納出學習要求:
①認真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2、學生自讀課文。
小朋友,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吧!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把課文讀通順。
3、分節指名朗讀課文。
4、我們已經讀通讀順了課文,那誰能說說課文講了有關宋慶齡的什么事呢?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1、一家人準備去伯伯家,小慶齡當時心情怎么樣?(顯得特別高興)為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
抓住重點句學習:
(1)原因之一:(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①讀這句時,你主要從哪些詞語中找到小慶齡特別高興的原因?(指名說。“早就”、“盼著”)
②這可是小慶齡心中盼望已久的事啊,誰能讀出她的心聲?指名讀,預設:(適時評價)
a、(讀得不夠理想)看來,你是今天才想著要去的。
b、(讀得不錯)你和小慶齡一樣,早就向往去伯伯家了。
(2)原因之二:她很想去看看那些漂亮的鴿子。(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
①這是一只怎樣的鴿子呀?能送個詞給它嗎?(指名回答,如:漂亮、機靈、可愛、惹人喜愛、引人注目)
②說得多好呀!能把鴿子的機靈、可愛用進這句話并把它讀好嗎?指名讀。
③宋慶齡可喜歡他們啦,誰愿意再來讀一讀?
2、這么漂亮可愛的鴿子,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這可是幼小的宋慶齡期盼已久的事呀!她能如愿嗎?請默讀課文2-10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3、交流反饋:她的愿望沒能實現,因為她答應小珍要教她疊花籃,所以她決定不去伯伯家,而是留下來。
4、她為什么不去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讓我們再次走進小慶齡和她父母的對話,感受她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吧!(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2-9自然段。)
教師隨機指導讀好重點句,如:
(1)出示: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
①誰能給“奇怪”換個詞?(好奇、疑惑不解等)
②能聯系上下文說說父親為啥覺得奇怪?(面對早就盼著去伯伯家、此時卻停住了腳步的宋慶齡,父親怎能不好奇呢?)
③誰愿意讀?(個別讀,齊讀。)
(2)出示:父親說完,拉起慶齡的手就要走。
①想像說話:當父親拉起慶齡的手就要走的那一刻,小慶齡當時心情會怎樣,又會想些什么呢?——指名說。
②多元解讀:根據你的想像讀好這句話:
(3)出示:“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小慶齡會怎樣說呢?(如焦急地說、難過地說、十分堅決地說……)
過渡:面對父女倆的對話,媽媽又是怎樣說的?(指名讀第七自然段。)面對媽媽兩全其美的建議,小慶齡欣然接受了嗎?
(4)出示: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①反復用心讀這句話,你讀懂了嗎?從中你讀懂了什么?(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宋慶齡身上有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
②是啊,你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得做到,假如你做不到,當初就不要答應別人。
5、慶齡的話深深打動了媽媽的心,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這是怎樣的笑啊?(為有誠實守信的女兒而自豪的笑)
慶齡也甜甜地笑了,這又是怎樣的笑啊?(為終于可以留下來教小珍疊花籃而高興,因能堅持讓自己做個守信用的人而笑)
四、聯系實際,討論拓展。
1、那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講誠實守信用的人呢?舉例說說。
2、小結:俗話說得好“一諾值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讓我們都做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的孩子吧。
五、板書設計。
8我不能失信
爸爸媽媽宋慶齡伯伯
↓(誠實守信)
小珍
《我不能失信》 篇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我不能失信》 篇3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在我們的后排就坐了不少的老師,有我們認識的也有我們不認識的。知道這些老師坐在后排干什么嗎?
2、這些老師們聽說我們3x班的同學特別的優秀,上課特別認真,所以特地來我們班聽課,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能打起精神,認真上好這堂課,你們能做到嗎?(能)
你們說到可要做到哦!可不能失信哦!(板書:失信)
3、同學們 “信”在這里是指什么意思?(信用、誠信)“失信”是什么意思?(沒有信用,沒有誠信。)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與誠信有關的課文。(板書:我不能失信),讀題。
4、今天閔老師準備計分表,我們班上有10個小隊,通過今天課堂表現,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在讀課文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課文的主人公——宋慶齡
(出示資料袋)請同學讀。
2、請同桌合作朗讀。想一想課文主要說了一件怎樣的事情?
提示:誰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
指明回答(適時板書宋慶齡、等小珍、去伯伯家)
(5分鐘)
三、分角色朗讀表演。
1、這篇文章人物對話很多,語氣各不一樣,你能把這些人物對話的語氣讀出來嗎?在文章中找到自己最想讀的一句或幾句人物的語言,練讀幾遍。
師:誰來讀讀你剛才練習的人物語言?
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師:在讀宋慶齡的話的時候,我們應該帶著一種怎樣的語氣?
(我來讀讀這句)“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堅定、堅決)
你能堅決的來讀讀慶齡的話嗎?(不行!不行!)
再請所有的男同學堅定的來讀一讀宋慶齡的這一句話。(不,媽媽)
師:此時爸爸媽媽語氣如何?(師讀爸爸媽媽的話)
(語重心長、溫柔、耐煩)
請第 組語重心長的讀讀爸爸的話嗎?(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嗎?)
全體女同學一起來讀讀媽媽的這句話。(那……回來你去小珍…)
2、接著請小組分角色帶感情的讀一讀。
3、剛才在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幾組讀得特別好,我們邀請其中一組起立來匯報讀一讀好不好? 讀得真棒,我們再來邀請另外一組來展示一下。(生讀)
4、如果你是宋慶齡此時此刻你會怎樣做?
生討論,得出結論如果宋慶齡去了伯伯家就是對小珍的失信,如果她留在家里就是對小珍的守信。她最終選擇了小珍,選擇了守信。
5、最后我們帶著感情把課文讀一遍。
三、延伸拓展:
1、誠信真的有那么重要嗎?不講誠信會有怎樣的后果呢?
(不講誠信會交不到朋友,別人會不相信你,有困難的時候不會求助你。)
2、是的,不講誠信會讓我們失去別人的信任。同學們想象一下,當小珍來到慶齡家后,知道她為了信守與小珍之間的承諾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鸚鵡,小珍會對慶齡說什么?
3、上周閔老師給大家布置了搜集有關誠信的名言或小故事的任務,同學們都找到了嗎?
(找到了)
4、好,接下來四人合作:
(1)小組成員組內展示資料。
(2)組內挑選一份最好的資料,如果是格言請抄到資料卡上。
(3)組內研究匯報方式。
5、是的,從同學們找到的這些與誠信有關的格言和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不僅古今中外的人都能體會到誠信對于他們的影響。我也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3x班的同學也明白了誠信的重要,從計分表我們可以看到今天表現最棒的同學是隊、隊,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同時也希望我們在坐的每位同學都能做到一諾千金、言而有信,做一個不失信的人,你們說好不好?(好)聲音不夠大,。好不好?(好!!)謝謝同學們,下課。
板書:
8*我不能失信
(守信)等小珍 宋慶齡 去伯伯家(失信)
《我不能失信》 篇4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再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交流平時自己或同學守信的事,做到誠實守信。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談話導入:
師:還記得我們班隊會的主題嗎?(講誠信)。那么我們的中隊儲蓄目標是:(說到就要做到!)
師:這都是要求我們要守信用,今天,我們再走進一位名人,她有列寧、高爾基那樣大度,那么熱愛少年兒童,當然也有李四光那么地博才好問。她是——
生:宋慶齡
師:我們就來學習關于她的一篇課文。
出示課題:我不能失信
1、師:有沒有收集到關于宋奶奶的資料。(結合資料袋,初步認識宋慶齡)
生反饋,老師及時補充。
2、師:這位了不起的奶奶,在她小時候有這么件小事,事雖小,意義重大,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注好自然段號)
3、分組讀自然段。
4、討論,粗略了解大意。
(生討論,回答以及互相補充。)
5、了解課文中主要寫哪三個人之間對話?
生:爸爸宋慶齡媽媽
請問不用的符號注明,并練習朗讀。
分角色朗讀。
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朗讀練習。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吧,請注意語氣。
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師生合作
師:老師為旁白,同學分別為“爸爸,媽媽,我”輪到你的角色的時候,起立讀,明白了嗎?
合作朗讀
小組合作
師:請你們四人小組,以剛才的形式分好角色練習。
師:四人小組進行表演擂臺賽。
深入討論:
討論題:你認為宋慶齡做得對不對,好不好?
同學之間有沒有類似的事情,你碰到過嗎?又是怎么處理的呢?
小結:
希望同學們今后都做一個重諾言,守信用的君子,而不是說話不算話的小人。送給大家一句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得最好。”
《我不能失信》 篇5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讓孩子自主閱讀的基礎上談自己的感受.
昨晚已經預習了功課,問這課主要講誰?
"宋慶齡."
"講宋慶玲的什么事?"
"她不失信!"
"宋慶齡守信用."
我板書了課題和"守信用"三個字,問:"守信用可以用課題的哪個詞表示?"
片刻沉默后,有個孩子小聲說:"失信!"
接著有個聲音立即反駁:"不能失信!"
我笑著肯定了后者,"守信用就是不能失信!這里的信就是守信用的意思!"
我接著問:"誰知道宋慶齡?"
舉手的孩子不多."宋慶齡是國母."
呵,還知道"國母"這詞,不過問一下什么國母,沒人知道.
于是我講起了國父孫中山,有國父的鋪墊,國畝應該明白了吧.
"宋慶齡曾經是我國的國家副主席......"
呵,有孩子講到后面資料袋內容了,我就從資料袋開始吧,問孩子怎么知道的,真是從資料袋里來的.孩子們開始自己閱讀資料袋了,有個孩子問什么是"宋慶齡基金會"?我簡介聳慶齡基金的作用,主要用語獎勵我國出色的婦女和兒童的.
有了對宋慶玲這位名人的了解后,我們進入課文內容.
我先為孩子們范讀(因為磁帶里沒有這課的錄音),思考的問題是課文前面的提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我讀了,孩子自己默讀,還是剛剛的問題.讀后開始交流,幾個孩子的回答讓課文講什么說清楚了,我也強調了一遍.
接著就是讓孩子放聲朗讀后,試著說說自己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孩子說開了,有的說:"慶齡是個守信用的孩子."
有的說:"她是個遵守諾言的人."
有人說:"慶齡的記性很好.她沒有忘記小伙伴的話."
有人說:"她很誠實."
有人說:"她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
這么說已經把課文的主旨點出來了.接著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三個孩子上來分別讀慶齡和她爸爸媽媽的話,敘述部分全班朗讀.這是同學們最歡喜的時候,上臺的孩子總想把課文里的動作也表演出來,當然這是我們不會反對的.
最后就是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說說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感受.孩子能夠從自己守信或不守信兩方面來說,幾乎是圍繞自己答應別人的事怎么完成來說的.孩子們的生活經歷就是這些了,要再拓展也是不可能的.
一節課就這么匆忙結束了,可是還有用書的作業必須用下節可的一些時間來完成.另外本課出現了對話的幾種形式,課堂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復習了,劃出來了,晚上回家抄寫下來,自己體會其用法.
《我不能失信》 篇6
8 、 我不能失信
教學內容:p28-p3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 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課本劇表演。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板書設計:
8*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誠實守信
《我不能失信》 篇7
激趣導入。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預習題綱:
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識記生字。
1.邊讀課文邊圈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弄清讀音,多讀幾遍。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時聲音洪亮。
3.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4.用“”標出課文中的精彩詞語,讀會并抄寫下來。
5.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特別——解釋——
二、再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先讀一遍課文,再填空:
這篇課文寫了誰,什么時候,想去做什么事,結果怎么樣?(用一句話概括)
三、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1、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從這段話中我體會到:
2.“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對小慶齡說些什么?
四、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
把不明白的問題寫下來。
《我不能失信》 篇8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好品質。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最早的創辦者是誰嗎? 2、利用自己查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講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朗讀情況。 3、討論疏解: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課文講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想去。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 板書設計
《我不能失信》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通過課文,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同時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如何通過人物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宋慶齡的圖片、資料、故事。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問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希望你的好朋友是什么樣的人?
2.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說話算數”或“守信用”時,教師統一話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寫一個小女孩特別守信的故事。(師板書課題。)
3.釋題:“信”是什么意思?“失信”又是什么意思?
二、略讀課文,明確要求
1.從“題目《我不能失信》”人手,引導學生認識略讀課文。
2.略知學習方法。
所謂略讀課文,就是將一篇文章簡略地、不需要細致推敲地讀,能讀懂課文的大致內容即可。
3.閱讀文前導語,明確學習要求。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默讀課文,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
2.分自然段檢查朗讀。
3.掃讀課文,思考: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2)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課題中“我”指誰?她和其他幾人有著怎樣的聯系?
4.交流匯報。
當學生說到課題中的“我”指宋慶齡時,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宋慶齡的課外資料。
四、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1.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然后討論:
(1)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
(2)她為什么停住了腳?
(3)別人是怎么勸說的?
(4)她是怎么說的?
2.全班交流。(要求多讀幾遍描寫宋慶齡語言和動作的句子,重點體會她當時的內心活動。)
五、分角色朗讀。組間競賽
1.交待任務:4人一組,自選伙伴,小組內練習,然后組間競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師巡視,適時指導。
3.組間競賽。
4.學生評議,評選優勝組,頒發獎牌。
六、聯系實際,深化感悟
1.讀了這個故事,你認為宋慶齡做得對不對?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2.在我們身邊有這樣講誠實、守信用的人和事嗎,舉例說明。
七、凡人名言,拓展延伸
1.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許多感想,那就拿起筆,寫出你的凡人名言吧!老師將把它整理收集到我們班的凡人名言錄中。
(1)學生動手寫。
(2)朗讀自己的凡人名言。
2.教師評價凡人名言,總結本節課。
雖然大家都是凡人,但大家的名言卻不凡,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大家今后能做一個宋慶齡式的重諾言、守信用的人。
《我不能失信》 篇10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到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質。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講學生課前收集到的宋慶齡的故事——二三事
2、從故事中你了解到什么?你知道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
3、學生閱讀“資料袋”,然后提問:從資料袋里你知道了什么?
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重點讀讀幾個難讀的詞語。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走進人物的內心。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找出你認為宋慶齡守信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3、交流點撥。重點交流并指導朗讀。
l “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l “不行!不行!小珍不定期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
l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4、分角色體驗情境。
l 分角色朗讀
l 分小組自由練讀
l 組內賽讀
四、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你還知道哪些誠實守信的故事,課后去收集收集。
《我不能失信》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練習導入
1、口頭找反義詞練習:前進──簡單── 謙虛── 寒冷──誰能說出這個詞的反義詞:板書:守信── 誰能用它們說說話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一起讀課題。
二、走近宋慶齡
在課文中,這句話是誰說的?可見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知道宋慶齡的事嗎?默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三、初讀課文
1、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寫的就是這位偉大女性小時候的事,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拼音,讀到不順暢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流利。
2、檢查生字,出示:宋耀如 解釋 歉意等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4、討論交流,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1)老師考考大家,是否仔細讀課文了,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2)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板書:
爸爸伯伯
宋慶齡
媽媽小珍
5、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根據他們之間的聯系說說發生了什么事呢?再讀課文,跟同桌討論說一說。指名說。
四精讀課文,感受宋慶齡誠實可貴的品質。
1、默讀自悟:可見宋慶齡小時候是多么守信,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畫上“──”。
2.交流點拔: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并指導朗讀:
你們從哪兒看出來的?出示句子:
a“‘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哪里表現出了小慶齡守信用?慶齡認為什么不行?為什么不行?可見小慶齡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他人著想、守信的人)
指導朗讀,讀出宋慶齡為小珍著想不愿意失信的語氣。
b、“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媽媽建議她干什么?宋慶齡認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道歉?忘記了,道歉是無意的,如果沒忘記去道歉就是怎么樣的表現?(失信,而且是明知故犯的失信這種情況更嚴重。)所以對媽媽建議她事后道歉,宋慶齡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不會那樣做。
這句話可以看出當媽媽建議她事后道歉時,宋慶齡表示不行的態度怎么樣?(堅決、果斷)能用這樣的語氣來讀一讀嗎?
c、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這段話好象對于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沒多大關系?作者為什么要寫?)體會鴿子的漂亮、可愛及對小慶齡的誘惑,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看那些可愛的鴿子。
你們能用這個句式來說一說嗎?
宋慶齡多么想( ),多么想( )。
(你能讀出很想去的語氣來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五、接下來,我們四人小組分角色來朗讀課文,四人小組合作,讀得怎么樣?評價。
六、讀宋慶齡的故事,你們受到了怎樣的啟示?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
教師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歌中就有這樣一句響亮的話:以誠實守信為榮!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像宋慶齡一樣擁有這種可貴的品質。
六、拓展讀積累語言:
接下來我們來看大屏幕:(讀一讀,發現了什么?讓我們一起把這些表示誠信的詞句積累下來吧?)讀讀背背。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一言九鼎” “一諾千金”、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人無信不立,鳥無翅不飛”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
“ 言必信,行必果”
《我不能失信》 篇12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2.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習導入
1.口頭找反義詞練習:
前進──簡單── 謙虛── 寒冷──
誰能說出這個詞的反義詞:板書:守信──
誰能用它們說說話?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簡單介紹宋慶齡
1.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2.交流:整合資料袋里的內容和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向大家簡單介紹你眼中的宋慶齡。
三、初讀感知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
四、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并談談你的理解。
教師點撥時注意讀寫結合,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表情。
2.提示: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3.根據學生的匯報指導朗讀。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通過大家的朗讀,一個誠實守信的小慶齡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我想,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想要更多地了解這位關注我們少年兒童的偉大女性,那就請同學們完成這樣一個課外作業:在網上查找宋慶齡的有關材料,制作一張題為《走近宋慶齡》的手抄報。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2.注重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3.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1.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教師小結: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后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1.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寫值得寫的事,并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3.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幫助選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1.小組交流: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
2.小組交流: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有話可說,也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進入了寫作的狀態,降低了學習難度。】
3.教師指導寫好事件: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a、事情發生的時間
b、事情發生的地點
c、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d、事情的起因
e、事情的經過
f、事情的結果
三、教師指導寫好人物形象:
a、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寫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僅有外表描寫是不夠的,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為和習慣,所以寫人物外貌時要體現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要學會畫眼睛,學會抓住描寫對象身上最能表現個性特征的東西進行刻畫,這樣,這個對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b、抓語言,一定要抓好對話描寫。
語言要個性化,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c、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細節描寫。
四、學生動筆寫習作。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課時目標
欣賞佳作,欣賞過程中提高寫作技能,培養寫作興趣。
教學流程
一、經典欣賞
1.課件展示,教師以評書方式講給學生聽:
水滸英雄──武松(節選)
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谷縣地面。此去離縣治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只見店主人把三只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篩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
“篩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武松道:“卻又作怪!”便問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松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問。”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醇、好吃,少刻時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酒家見武松全然不動,又篩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錢,只顧篩來。”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武松道:“休得胡鳥說!便是你使蒙汗藥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發話不過,一連又篩了三碗。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夠么?”酒家看了道:“有余。還有些貼錢與你。”武松道:“不要你貼錢。只將酒來篩。”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篩將來。”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倘或醉倒了時,怎扶的你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酒家那里肯?
將酒來篩。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爺性發,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綽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手提哨棒便走。
2.武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二、讀文猜人
其實,我們班上也有這樣的傳神之作: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三、總結習作要領
引導學生明確:
a、寫的都是生活中真真實實的事情;
b、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
c、平常多積累,多讀經典、名著,學習他人寫法。
四、修改習作
五、小組互相學習:把自己的精彩習作讀給學習小組的其他同學聽。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2.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3. 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現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現。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然后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個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導入: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了。
《我不能失信》 篇13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我不能失信(小學語文二年級)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三年級上學期,學生已初步形成主動識字的意識,逐漸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能積極的搜集、整理資料,對周圍充滿了好奇心,逐漸樹立了實踐創新的精神。
3.教學內容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4.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5.教學難點分析
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6.教學課時1課時
7.教學過程
一、談“信”,了解“信”的意思。
之前我們學了不少名人故事,我爸爸雖然不是名人,但他說的話就很有道理。他從小就教我要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寫字。先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板書“信”,這個字呢,撇要挺,豎要正,點橫不相連才好看,三橫之前距離要均等,橫折到折要停一停。讀。第四聲,要肯定,領讀。
誰來說說看,為什么這個信要這樣寫?
很久很久以前,在文字還沒有產生之前,人與人之前傳遞消息都靠嘴傳,所以一個人要是不講真話,說的話不可靠,就沒人要你傳話。古人說話必須算話,說到必須做到,這是做人的本分。一個人說話不算話,失去了大家的信任,這就叫——失信(板書),反之,說到做到,說話算話,這就叫守信(板書)。做人要守信,不能失信(板書)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人不失信的故事(板書:我不能失信)讀,要輕松,肯定!
這是幾個詞連起來的詞組,加個句號就變成一句話,誰能讀好這句話。
換個問號再讀。
我不能失信嗎?當然不可以了,所以換個感嘆號再讀。別看標點小,用上完全不一樣。
這個“我”指誰呢?宋慶齡(板書)說說你對這個人的了解。(交流資料)
課文資料袋里就有介紹,感興趣的可以翻開書跟著老師讀起來,(師讀生慢慢跟著一起讀。)
所以這句話是宋慶齡說的,得用引號引起來,引號就像一雙鞋,穿的時候要兩只一起穿,把說話的內容包括標點在內一起引起來。(教寫雙引號)
這究竟是個怎樣的故事,我們可以自己來讀一讀。
二、初讀,了解大意。
1、出示自讀要求:1)遇上帶拼音的字,拼一拼。
2)遇上帶“!”或“?”的句子,練一練語氣。
3)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想一想。
2、交流。
讀詞: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的鴿子、奇怪地問、甜甜地笑、笑瞇瞇地說
照樣子用上“的”說一說,引導說說身邊周圍的。
填一填: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 ) ,二女兒( )(誰)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 ) ,爸爸媽媽都勸她 ( ) ,但她為了( ) 還是( ) 。
三、細讀,讀出“信”的內涵。
1、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那到底有多想呢?
引導找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讀好感嘆語氣。
2、她為了一件什么事不去?爸爸媽媽是怎么勸的?
引導找出父母勸說的三句話,讀好問的語氣。
重點理解好解釋:慶齡會對小珍怎么解釋?(引導學生說話,進行說話訓練。)
哦,原來解釋就是說明原因,表示歉意啊!
3、可是慶齡有這樣做,也沒有這樣說,她說——
引導學生找句子,讀出感嘆號的語氣。你讀懂慶齡說的話了嗎?
(無意失信尚可原諒,有意失信不可原諒,在慶齡心中,誠實守信,言而有信比什么都重要)估計這個理解有難度,故可以鋪墊問題加以引導:
那慶齡也可以假裝說:啊呀小珍,昨天我忘記了,后來回來才記得,你不要生氣啊,相信小珍也不會怪慶齡的,她為什么不這樣說?
難怪媽媽說,慶齡是——守信的孩子。
齊讀課題——這是慶齡的話,也是課題,所以要擦去標點。
4、分角色朗讀。
5、慶齡沒有去,爸爸媽媽也沒有勉強她去,你想對慶齡或者爸爸媽媽說些什么?
6、出示剛才3句話,學習對話的兩種標點用法。
試著把剛才說的話寫下來,用上兩種標點。
四、拓展運用: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今天,你能不能幫慶齡出出主意,既能去伯伯家,又不失信于小珍?
板書:
8*我不能失信——守信
言而有信
宋慶齡
盼、勸!! 誠實可信
8.課堂練習
抄寫詞語。
9.作業安排
在網上查找宋慶齡的有關材料,制作一張題為《走近宋慶齡》的手抄報。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宋慶齡:(1893—1981)海南省文昌縣人,我國杰出的女政治活動家,世界和平運動活動家。早年求學美國。1913年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時,就開始了革命生活。1915年和孫中山先生結婚。在此后的70多年里,宋慶齡始終不渝地致力于中國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她曾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和名譽主席。宋慶齡一直熱情關注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長期主持中國救濟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宋慶齡反對侵略戰爭,保衛世界和平,被國際上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1950年,宋慶齡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領導成員,1951年,宋慶齡接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金,將10萬盧布獎金全部捐贈中國福利會作為創辦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1981年5月,中共中央批準她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11.自我問答
這是個很簡單的故事,情節簡單,中心突出,一讀就懂,但對于人要怎樣才算“守信”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卻并不怎么易懂,更不提該怎樣去做到。正如宋慶齡說的,守信就是說到要做到,包括不自欺的說到做到,即真忘記可以道歉,假裝忘記就不可原諒,所以信作為一個人的道理品質,是要求人首先不自欺,所以守信的前提是誠實,先誠實而后守信。
因此,從“信”字的源起入手,再用課文中這個具體的故事作為注腳,最后解決守信與自己的真實想法這對沖突,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守信”。
《我不能失信》 篇14
略讀教學一直是我們課堂教學中的盲區。不知道和精讀課文的教學有何區別。通過教學和查找資料,覺得略讀教學可以這樣來教。
王崧舟認為:設計應以大框架、大板塊為主。教學流程不宜過精過細。同時,教學應從閱讀技能的鞏固運用著眼。
因此,教這課時,我這樣設計:
一讀:
統攬全篇,整體感知。弄清楚課文主要寫的一件什么事?學會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內容。
二讀:
抓詞理句。分步探究。放手讓學生去學,當然老師可以出一個題目,讓學生圍繞這個題目去圈點。去劃出有關語句,或者有關句子寫出體會。一定要動手動筆動腦給足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思考去感悟。
三讀:
入情入境,邊讀邊體會。邊交流各自的觀點感想。老師做聽眾,先不作評價,只作比較。讓學生去評價正確與否。從文中找出依據和理由。
四讀:
全面欣賞體會。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明白寫一個人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來描寫。
通過教學,我覺得略讀課文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精耕細作,不分輕重主次的教學就失去了編者設計略讀課文的意圖。但也絕對不能只是泛泛而談,不求甚解,簡單馬虎走過場。要注意閱讀方法的訓練,閱讀技能的指導。學習形式可以編排課本劇。當導游解說,辯論會,填寫表格,閱讀推薦等。
《我不能失信》 篇15
《我不能失信》是三年級語文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
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運用自讀、輪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讀通讀懂課文,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
讓學生知道從宋慶齡的語言和動作描寫表現出她拒絕的態度十分直接了當,沒有絲毫猶豫。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我讓學生認真探討這些話的含義,有的學生說:“宋慶齡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她不能跟爸媽一起去伯伯家,她要在家等小珍。”有的學生說:“宋慶齡拒絕了媽媽的建議,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沒有忘記這件事,如果因此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使學生學有所悟,讀有所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得到啟示。
接著又結合學校的“誠信超市”,讓學生展開討論。學生聯系實際,有話可說,課堂氣氛較好。
今后在閱讀教學中,也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創設合理的情境,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獨特的閱讀感受,時間久了,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