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我不能失信(小學語文二年級)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三年級上學期,學生已初步形成主動識字的意識,逐漸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能積極的搜集、整理資料,對周圍充滿了好奇心,逐漸樹立了實踐創新的精神。
3.教學內容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4.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5.教學難點分析
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6.教學課時1課時
7.教學過程
一、談“信”,了解“信”的意思。
之前我們學了不少名人故事,我爸爸雖然不是名人,但他說的話就很有道理。他從小就教我要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寫字。先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板書“信”,這個字呢,撇要挺,豎要正,點橫不相連才好看,三橫之前距離要均等,橫折到折要停一停。讀。第四聲,要肯定,領讀。
誰來說說看,為什么這個信要這樣寫?
很久很久以前,在文字還沒有產生之前,人與人之前傳遞消息都靠嘴傳,所以一個人要是不講真話,說的話不可靠,就沒人要你傳話。古人說話必須算話,說到必須做到,這是做人的本分。一個人說話不算話,失去了大家的信任,這就叫——失信(板書),反之,說到做到,說話算話,這就叫守信(板書)。做人要守信,不能失信(板書)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人不失信的故事(板書:我不能失信)讀,要輕松,肯定!
這是幾個詞連起來的詞組,加個句號就變成一句話,誰能讀好這句話。
換個問號再讀。
我不能失信嗎?當然不可以了,所以換個感嘆號再讀。別看標點小,用上完全不一樣。
這個“我”指誰呢?宋慶齡(板書)說說你對這個人的了解。(交流資料)
課文資料袋里就有介紹,感興趣的可以翻開書跟著老師讀起來,(師讀生慢慢跟著一起讀。)
所以這句話是宋慶齡說的,得用引號引起來,引號就像一雙鞋,穿的時候要兩只一起穿,把說話的內容包括標點在內一起引起來。(教寫雙引號)
這究竟是個怎樣的故事,我們可以自己來讀一讀。
二、初讀,了解大意。
1、出示自讀要求:1)遇上帶拼音的字,拼一拼。
2)遇上帶“!”或“?”的句子,練一練語氣。
3)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想一想。
2、交流。
讀詞: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的鴿子、奇怪地問、甜甜地笑、笑瞇瞇地說
照樣子用上“的”說一說,引導說說身邊周圍的。
填一填: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 ) ,二女兒( )(誰)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 ) ,爸爸媽媽都勸她 ( ) ,但她為了( ) 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