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認識更大的數》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認識更大的數》是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五節的內容。本節課在學生認識億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掌握更大數的讀寫。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億以上數的認識及讀寫。教材提供了較豐富的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不僅為學生認識大數提供豐富的內容,也為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教學內容的呈現給了學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億、十億、百億、千億”等計數單位,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感受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能正確讀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經歷數的過程,感知大數。通過知識的遷移,感悟大數的意義,掌握讀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現實情景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重視課堂對學生的積極評價,使學生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正確讀數,體會大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每級末尾、中間帶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課件 計數器 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一、 談話交流,情景引入 (意圖:讓學生在閱讀的情境中,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并感受大災面前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的精神。)1、默讀下面一段話。
在為四川災區捐款活動中,我們班有40名同學,共捐款200元;全校有300名同學,大約捐款1500元;全鎮共有2000名學生,大約捐款10000元;我們區有113230名在師生,共捐款約1249434元。唐山市各界為災區捐款約340000000元。 2、發現問題。
⑴小調查。會讀的同學請舉手,有困難的同學也請舉手。(老師統計、分類)
⑵小匯報。請有困難的學生代表上臺說一說,(學生可能會指著340000000說,這個數我不會讀。)
⑶小交流。請會讀的同學來讀一讀,讀完后,教師提出問題:340000000應該怎樣讀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新知識。 板書課題-——認識更大的數(一億)(齊讀課題)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要會讀這些信息,而且還應明白這些大數所表示的意義。 二、 啟發誘導,感受大數 1.數一數,認識“億” (1)過渡:接下來,我們還是利用計數器來認識大數吧。出示計數器,回憶以前學過的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2)一千萬一千萬地數,認識計數單位“億”(師動手操作) 師:同學們先來看,老師在這撥下一個珠子,表示多少?(一千萬)你是怎么知道的?撥下九個珠子是多少?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億” 2.感受“一億” 師:我們已經數到了“億”,“一億”究竟有多大呢?我給同學們提供一些看信息,讓大家來感受一下“一億”。 (1)課件出示“小朋友數數,如果每秒鐘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那么從一數到一億需用三年零兩個多月! (2)如果一億人手拉手(人與人間隔1米),那么可以為地球繞兩圈半。 (3)一億張打印紙的厚度達到1萬米,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