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更大的數”單元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認識更大的數——億以內的數。教材安排了四個情境活動:數一數(億以內數的認識),人口普查(億以內數的讀寫及比較大小),國土面積(大數的改寫),森林面積(近似數的認識)。通過學習,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并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掌握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對于初次教學此單元內容的我來說,初看不難,教學時,才知道“山中有虎”!
教學時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沒有接觸大數的經驗,這從讓他們收集大數的結果(能收集到大數的同學了了無幾)可以看出。
第二,在大數的讀法上,學生口頭讀還行,但是在書面表達上學困生常出現“三千萬五百四三萬”的句子。
第三,改寫與四舍五入混淆起來。剛開始,有很多同學把“把下列大數改寫成以‘萬’(億)為單位的數”與“把下面各數精確到‘萬’(億)位 ”等同起來了。
第一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本班外地生的家庭條件限制,有感于此,我只好為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報刊雜志讓他們去找;
第二種情況我則采用土辦法:若出示的是寫法形式,就先把大數分級,在萬(億)級虛線下先寫上萬(億)字,除此以外,不能再出現第二個萬(億)字;若出示的是讀法形式,同樣是先“分級”,即在億(萬)字下方先畫條虛線,其他數字按個級寫法照寫出來,若是萬字后面沒有數字,則補上四個“0”。
第三種情況,我主要采取結合實際背景和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重新認識“改寫”與“四舍五入”,改寫用的是等于號,改寫后一定要寫計數單位,四舍五入則用約等于號,四舍五入后精確位后的數字都變成“0”;同時讓他們明白,改寫后的數依然是個精確數,而四舍五入后的數則是個近似數。
單元測試中存在的問題:
1.把數位和計數單位混淆起來。
2.對于精確數和近似數這兩個概念還不夠清晰。
3.大數中間有“0”的讀寫法還有待加強。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對于本單元出現的歸納思想、集合思想、進位制、轉化思想等數學思想和方法還有待于加強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