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第一單元 認識更大的數教案
第一單元 認識更大的數
第 1 課時
教學內容:
數一數(第2-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體驗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3、 通過“數一數”活動,感受學習更大的數的必要性,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能對周圍環境中與大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學重、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突出重點的策略:
與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聯系,加以比較和類推。
教學準備:
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若干個,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的大數
活動:創設情境,認識十萬。
叮叮和鐺鐺數小正方體的情境,學生看圖,提出對應的數學問題。
1.指導學生看圖,數一數下面共有多少個小方塊,并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2.一個大方塊有一千個小方塊,十個大方塊有一萬個小方塊.
3. 在此基礎上,引出一百個大方塊有多少個小方塊的概念。然后按照一萬、二萬、三萬、……的順序,讓學生數一數。
4. 在數的過程中,用計數器上的珠子“撥一撥”,以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5. 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
6. 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7.說一說:你知道十萬有多大嗎?
(1)十萬名學生大約組成XX個班級。
(2)十萬張紙摞在一起大約有3層樓高。
(3)十萬步大約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萬天大約是274年。
設計思路:“十萬”是一個比較大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生活范圍內一般較少接觸,沒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基礎,本活動創設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二、認識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
1、認識“百萬”,“千萬”,“億”
推理活動中認識“百萬、千萬”:第3頁一輛轎車賣十萬元,那么2輛、3輛賣多少元?……10輛賣多少元?同樣,10個十萬是多少萬?10個百萬是多少元?
在學生認識“億”這個計數單位時,可讓學生充分想象。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各種命名中,老師引出“億”這個計數單位。
3、認識計數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認識的新的計數單位都與計數器對應起來。
三、鞏固與應用
1、說一說,撥一撥:
第1題通過說一說、撥一撥的對應活動,鞏固學生學習的新的計數單位,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十進制計數方法“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所以,這一活動應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在多次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滿十進一”的方法。
2、練一練第2、3、4題:
首先要審題,明白數數的要求;其次學生數到“滿十進一”時,老師可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么時候進位,什么時候是按順序數。如果學生有困難,可借助使用計數器試一試。
3. 第5題讓學生自己填寫,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作業:
1、練一練6、7題。
2、收集5-10個生活中常見的大數,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