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更大的數”單元教學反思(精選2篇)
“認識更大的數”單元教學反思 篇1
一、單元教材簡析
“認識更大的數”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并了解這些數在實際生活中所表達的意義。認識更大的數是整數認識的最后一個階段。其中對近似數的學習可以為四年級下冊學習求積、商的近似值打下基礎。
二、本單元教學較成功之處
1.重視數感的培養。
新課標對數感要求如下,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皵蹈小弊鳛閿祵W學習的內容在平時教學中是較難把握的部分。萬以上的數數字比較大,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用具體數字表示的物體,學生理解大數的意義就有很大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分為這樣幾個層次化難為易:一使用方塊圖。在感受“十萬”時,讓學生討論、數小方塊一共有多少個?1排有1000個,10排有10000個,學生一千一千的數到一萬,一萬一萬的數到十萬,數和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十萬的意義。二是借助計數器強化數感。在學生對十萬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及時借助計數器進行升華。通過教師撥珠,學生跟著數數,學生自己動手撥珠自己數,就非常深刻的理解了“十個一萬是十萬,十個十萬是百萬……”,把零亂的知識系統化,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另外,為了加強學生對“億”的理解,我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材料:如果1秒鐘數一個數,一晝夜一晝夜不停地數,從一數到一億要數多長時間?結果是三年二個多月。學生感到非常吃驚,通過想象理解了一億的意義,讓學生感嘆之余充分感受到大數的意義。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大數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學生學得十分愉快,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2.加強對數據實際意義的理解,體會大數與生活緊密聯系
由于在本單元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一般接觸較少。在學生認識了大數后,在教學中我特意創設了一些具體情境,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素材,如:班級、年級、學校、區以及各大城市的人口數、光的傳播速度等,讓學生獲得了有關大數的豐富感受,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國情滲透教育和科學知識教育。
3.在類比推理中學習大數的比較
大數的比較相對抽象,但由于學生已學過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因此,在教學大數的比較時,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利用知識的遷移類推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發現、體會和獨立思考達到對知識的理解。結果學生獨立探索出了大數的比較方法:“位數多的數比較大”、“位數相同,從高位開始比較”,教學效果較好。
三、思考的問題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有少數學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
1.數位與計數單位混淆。個別學生對數位與計數單位概念不清混淆。如填寫數位時,錯填成計數單位。
2.不按要求寫數。在學習中有少數學生不認真審題,如:用5、6、7、8和4個0寫出三個讀出兩個零的數,有學生只寫一個數,或自己任選數字,不按要求寫。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數位、計數單位、寫數和改寫數的針對性練習,查漏補缺,完善、彌補在本單元學習中的不足,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本單元的知識。
“認識更大的數”單元教學反思 篇2
本單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認識更大的數——億以內的數。教材安排了四個情境活動:數一數(億以內數的認識),人口普查(億以內數的讀寫及比較大。瑖撩娣e(大數的改寫),森林面積(近似數的認識)。通過學習,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并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徽莆杖f、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
對于初次教學此單元內容的我來說,初看不難,教學時,才知道“山中有虎”!
教學時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沒有接觸大數的經驗,這從讓他們收集大數的結果(能收集到大數的同學了了無幾)可以看出。
第二,在大數的讀法上,學生口頭讀還行,但是在書面表達上學困生常出現“三千萬五百四三萬”的句子。
第三,改寫與四舍五入混淆起來。剛開始,有很多同學把“把下列大數改寫成以‘萬’(億)為單位的數”與“把下面各數精確到‘萬’(億)位 ”等同起來了。
第一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本班外地生的家庭條件限制,有感于此,我只好為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報刊雜志讓他們去找;
第二種情況我則采用土辦法:若出示的是寫法形式,就先把大數分級,在萬(億)級虛線下先寫上萬(億)字,除此以外,不能再出現第二個萬(億)字;若出示的是讀法形式,同樣是先“分級”,即在億(萬)字下方先畫條虛線,其他數字按個級寫法照寫出來,若是萬字后面沒有數字,則補上四個“0”。
第三種情況,我主要采取結合實際背景和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重新認識“改寫”與“四舍五入”,改寫用的是等于號,改寫后一定要寫計數單位,四舍五入則用約等于號,四舍五入后精確位后的數字都變成“0”;同時讓他們明白,改寫后的數依然是個精確數,而四舍五入后的數則是個近似數。
單元測試中存在的問題:
1.把數位和計數單位混淆起來。
2.對于精確數和近似數這兩個概念還不夠清晰。
3.大數中間有“0”的讀寫法還有待加強。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對于本單元出現的歸納思想、集合思想、進位制、轉化思想等數學思想和方法還有待于加強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