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集體備課教案2
課題 探索與發現(二)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課時 第十四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等實驗活動,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教學重點難點 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數學活動
1、 出示一組長短不一的幾根小棒,請你挑選幾根圍成三角形。
不重復,你還可以怎么圍?
通過實驗,發現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圍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你發現了什么?想一想,為什么?
2、 三角形形路線,從郵局到杏云村,走哪條路最近?為什么?
是不是任意兩條邊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條邊大呢?
總結 3、 畫一畫,算一算。把計算結果填寫在第33頁的表上。
二、運用知識模型
2、 第34頁,練習1。下面各組線段能圍成三角形嗎?
2、擺一擺,3根小棒,能
3、第13頁第5題。說到比較大小,有一位同學也在比較幾個數的大小,并把他們按順序排列了起來,我們來看一看。發現什么問題?原來是他過于馬虎,把小數點丟掉了。小數點雖然小,但影響卻很大,我們來幫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數點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適當的位置寫上小數點,使這個式子成立。
4、第12頁第3題。怎么樣才能寫得準確呢?看一看,和什么有關系?
5、第12頁第4題。覺得要比較他們的身高最大的麻煩是什么?單位問題,不同的單位很難比較。自己想辦法比較,把他們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
三、游戲
1、第13頁第6題。
2、第13頁數學游戲。
板書設計
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第三邊 教學反思
依照教材上的情境創設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走哪條路近?由學生先猜想,后驗證。再從具體的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推想在所有的三角形中是否都存在著這樣的關系?怎么辦?學生列舉,通過量、算,最終得出:三角形中兩邊之和大天第三邊。
有些孩子對于兩條邊之和等于第三邊的情況不能正確判斷。利用活動三角形進行進行重點驗證比較好。
課題 數學欣賞
課時 第十六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旋轉、對稱,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重點難點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旋轉、對稱,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欣賞圖案
呈現教材中的圖案讓學生欣賞。
漂亮嗎?
這些圖案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二、自主探究,構建數學模型
1、如果就給一個基本的圖形,你可以制作出來嗎?怎樣制作?
2、其它圖案的基本圖案是什么?怎樣制作的?
三、總結
活動:教材第36頁。按照教材中的方法進行制作。
1、在附頁中設計喜歡的圖案
2、回家收集漂亮的圖案,看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到全班交流。
板書設計
數學欣賞
教學反思
此處,觀察平移、旋轉、對稱對有些學生來說比較困難,一定要加強動手做,讓他們在動手做中思考。
課題 數圖形中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