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集體備課教案2
課時 第十七課時
教學目標 1、 體會到按一定的規律或分類去數,可以做到不重復、不遺漏,發展有序思維。
2、體會到在數圖形中有許多規律可尋,有些可以與數列相對應。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到按一定的規律或分類去數,可以做到不重復、不遺漏,發展有序思維。
2、體會到在數圖形中有許多規律可尋,有些可以與數列相對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五、 一、創設情境
1、 出示小貓圖案和人臉圖案
你看出這兩個圖案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二、自主探究,構建數學模型
三、總結
1、第38頁第4題。發現什么規律?
四、拓展
數學游戲:層層疊
1、
2、
3、
4、
5、 數一數有幾個三角形,人臉圖案中有幾個正方形。
你覺得哪個更容易數清楚?為什么?
2、對于錯綜復雜的情況,你有辦法可以數得不重復、不遺漏嗎?
3、我們可以用分類的辦法。基本圖形
4、練習:第38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數圖形中的學問
教學反思
在學生會的基礎上如何讓孩子得到更好地發展。數圖形在上課之前有的孩子已經會了。但是不一定是有序的。因此,這節課重點讓學生在數的過程中體驗有序思考的好處,自覺地進行有序數的活動。
課題 小數乘法的意義 課時 第十八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 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 合作探究。
三、試一試:
1、買1.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第3題:學生可以由6個2.5連加得出得數 ; 也可以這樣想 :6×2=12, 6×0.5=3,12+3=15。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
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
先讓學生解答1千克、2千克蘋果多少元,再類推到1.5千克多少元。
2、解決學生們提出的其他問題。
四、練一練:
第2題:通過涂一涂,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指導學生練習時,先幫助學生說說每個乘法算式及每個圖表示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數。
板書設計
小數的乘法
0.2×4=---------(元)
0.2+0.2+0.2+0.2=0.8(元)
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0.2×4=0.8(元) 教學反思
教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之上應加以簡單的總結和概括。小組交流要充分落實合作的成果。不能簡單的形式化。
課題 有趣的小數點 課時 第十九課時
教學目標 結合實際情境,發現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并應用這一規律計算有關的乘除法。
教學重點難點 發現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并應用這一規律計算有關的乘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