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集體備課教案2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呈現三種商品的單價,通過比較三個小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發現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就不同。從而展開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如何變化的研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遷移推理。
根據前面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由學生來推測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如何變化,并通過實例加以驗證。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小組討論: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如何變化?
2、匯報: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如:把三個小數都轉化為以分為單位的數進行比較;也可以把三個小數寫在數位表內,通過數字“8”在不同的數位上,發現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結論。
1、說一說:應用發現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來比較它們的大小。
2、算一算:應用發現的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計算除數是10,100,1000的小數除法。
四、練一練:
第1題:綜合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計算有關的小數乘除法。
第2題: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解決生活中有關的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有趣的小數點(一)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 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應放手,讓學生在充分思考、探索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教師只需恰當地點撥即可。
課題 有趣的小數點(二) 課時 第二十課時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情境圖,提供了小禮堂、屏幕、地板磚的長和寬的信息,并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學生能順利地計算出小禮堂和屏幕的面積,進一步討論“怎樣計算出地板磚的面積?”,從而引起學生對小禮堂、屏幕、地板磚的長和寬加以比較,并探索0.3×0.2的結果。
二、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1、小組活動:探索0.3×0.2的結果。
2、匯報探索過程。
3、小結: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4、根據探索結果,共同列豎式。
三、試一試:
通過兩組有聯系的乘法的計算,引導學生發現計算小數乘法,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四、練一練:
利用上面發現的積的小數位數和兩個乘數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來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板書設計
有趣的小數點(二)
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反思
在學生探究時給予充足的時間、學生匯報時,要讓學生講清楚思維的過程。最終總結出的規律要簡潔易記憶。
課題 小數乘法的豎式計算) 課時 第二十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世界人口”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2、 學會用豎式計算數目比較大的小數乘法,并培養估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