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計算工具》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介紹電子計算器,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探索計算規律。(課文第40、41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學提問、探索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初步了解計算器面板上的按健名稱和功能。
2、了解計算器的形狀、款式、功能不同的基礎上,學會計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四則計算。
3、培養學生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節約、環保等意識。
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運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簡單的四則運算。
難點:對計算器一些功能鍵了解。
關鍵:利用實物加強練習、應用
教具準備:計算器、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電子計算器(最好每人一個)。
教學過程:
活動一:超市購物
(活動目標:通過超市購物情境,使學生想到計算器。)
師:同學們,你們經常去超市嗎?我昨天也去了超市,并選購了很多東西,可是,要到付款的時候,我有點猶豫,我就帶了100元錢,也不知道夠不夠,這時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算一算)
師:怎么才能又準確又快地算也來呢,你想到了什么計算工具?(計算器)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計算器?它們有什么作用?
師小結:可見,在日常生活中計算器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了,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神奇的計算器。
板題:神奇的計算器
活動二:認識計算器
(活動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當老師,促進學生互相交流和學習。)
1、了解計算器的結構:
(1)師:你了解計算器嗎?假如你是一位計算器推銷員,你打算怎樣介紹你手中的這款計算器的構造?(板書:面板、顯示器、鍵盤)
鍵盤里有哪些鍵?(板書:數字鍵、運算符號鍵、功能鍵)
這個點是什么意思?(點出開機、關機、刪除)
(2)請一生介紹自己的計算器(實物投影)
組內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計算器。
(3)師:文曲星、商務通的主要功能不是計算,但它們也有計算功能,可以作為計算器來使用。
各種不同的計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說明書。但對于一些簡單的操作,方法還是相同的,像開機按on關機按off。
2、學習計算器的操作:
師:大家認識了計算器,如25×4,先輸入25,然后輸入×,接著輸入4,再輸入=,屏幕上出現的數就是計算的結果。
活動三:算一算
(活動目標:1、鞏固計算器的操作;2、讓學生體驗計算器的優勢,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3、讓學生辨證地看待計算器。)
(1)你自己會操作嗎?試試!準備好了嗎?(請你把計算結果記錄在草稿本上)
(2)小黑板出示:
32010-8925= 4368÷78= 24×7.6= 6.28-0.95=
(3)同桌之間說說你是怎樣用計算器計算這四題的。
(4)誰來匯報計算結果?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跟大家說一說?
指名學生演示(實物投影)
(5)問:6.28-0.95的操作有不一樣的嗎?
在操作中感知0 . 95可以按 . 95
(6)師:通過用計算器計算這些題目,你有什么發現?
生:通過計算這四題,我們可以發現,用計算器計算時只從左往右依次按鍵就可以了。
師:用計算器計算與口算、筆算相比你有什么體會?
生:用計算器不僅可以提高速度,還能算出我們還沒有學過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對我們的計算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