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四年級(下冊)第1~2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 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 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準備,促進遷移
談話:我們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你能列豎式計算下面的題嗎?
出示:144 × 5 44 × 15
學生獨立練習,指名板演,并組織反饋。
提問:上面這兩題的計算過程有什么不同?(144 × 5用5和144每一位上的數相乘;44 × 15先要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5去乘44,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44,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追問:為什么用十位上的1去乘44,乘得的數44的末位和十位對齊?(表示44個十)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二、 探索交流,建構新知
1. 提出問題。
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筆算乘法,出示例題的場景圖,讀題。
提問: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求月星小區一共住了多少戶可以怎樣列式?(板書:144 × 15)為什么用乘法計算?(就是求15個144是多少)
提問:144 × 15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是三位數乘兩位數)
2. 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板書課題)
3. 嘗試筆算。
提問:你能用豎式算出144 × 15的得數嗎?
學生嘗試練習,同時指名板演。教師巡視,并提醒學生把橫式和答句都寫完整。
4. 交流總結。
先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豎式。(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個10,144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引導:用兩位數個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在題目中實際就是求出了什么?(5幢樓共有720戶)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 440,在題目中實際就是求出了什么?(10幢樓共有1 440戶)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得2 160,就是求出了15幢樓共有多少戶。
比較:三位數乘兩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先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三位數比兩位數多了一個百位,乘的時候還要乘百位)
提問:誰能概括地說說三位數乘兩位數應注意些什么?
歸納:(1) 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2) 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 拓展練習,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