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創境引讀:假如小錢沒有得白血病,此時此刻,他會做些什么呢?
老師引讀:十八歲,多么美好的年齡!
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后,攜著父母的手在綠蔭道上漫步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為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時,然而小錢……
(3)合適的骨髓對小錢來說那么寶貴,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徑,然而找到合適的骨髓,容易嗎?
課件出示:
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系,大約在十萬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指導朗讀這段話
(4)朗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認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錢有沒有一線希望獲得重生呢?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有的同學可能會發出感嘆,小錢真幸運呀;有的同學可能會提出疑問:小錢怎么會在中國臺灣找到合適的骨髓呢?在這里我們必須提到一個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
出示課件:李博士照片及簡介
正是因為有了像李博士這樣熱心公益的人,還有許多自愿捐獻骨髓的熱心人,才會使像小錢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向他們表示敬意!
四、小結激趣,鋪墊下文
同學們,這場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是否能夠成功?小錢最終能否獲得新生?海峽彼岸又發生了哪些驚心動動魄的故事?下一節課,我們將把鏡頭切換到祖國寶島臺灣,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相信你對“生命橋”這個詞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上一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并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到小錢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適的骨髓對小錢的重要性。我們在為小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他感到慶幸,因為在海峽彼岸,有一位中國臺灣青年,正無私地為小錢捐獻骨髓,來挽救他十八歲的生命。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吧。
二、深入閱讀文本
1、默讀3—6自然段,了解海峽彼岸的中國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所發生的一切,請你用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
2、為一個毫無關系的陌生人捐獻骨髓,對于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學生談自己感受,老師引導:幫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3、捐獻骨髓的事例,并不止這一件,而作者卻單單寫了這件事,那這件事例有什么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請找出來并作上記號。
(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地方以及感動的原因。)
——這例骨髓移植手術跨越海峽兩岸,有著深遠意義。
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劇烈的余震中進行的。
4、有那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來讀一讀。
5、同學們,我們可以想像余震每一次發生時的情景:大地顫抖,房屋搖晃,玻璃破碎。人們驚慌失措……這一切讓人感到多么可怕,而此時,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反應如何呢?
課件出示:
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6、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么呢?
學生更深入體會臺灣同胞不顧親人安危,冒著生命危險來幫助小錢的精神的可貴。
7、中國臺灣青年的愛心和骨肉同胞的親情,伴隨著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帶到海峽彼岸,給小錢帶來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