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說課稿兩篇
首先,每一個語言符號都表現(xiàn)著一種思維,承載著一種思想,蘊含著一種情感訓練語言,就是訓練思維,傳承思想,積累情感在第一場景的教學上,我采用了重點詞語導入的方式出示“凋零 含苞 綻放”,先讓學生讀一讀詞語,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說詞語意思,再由表達“花——人”的意義引申,體會“小錢”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接著引導學生從“蒼白—紅潤” 這對反義詞中,進一步體會病人的痛苦在引導學生理解“輾轉(zhuǎn)”這個詞時,讓學生說說:都找到了哪兒?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同時讓學生感悟到找到適合骨髓的不易,為后面課文理解的情感體驗埋下伏筆,完成了情感傳遞
其次,在《課程標準》中,對第二學段的閱讀有著明確的目標:“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句,關心作品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所以在課文學習中,感受“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的無私形象,我主要通過出示“閱讀提示”,引導學生運用“默讀”課文的方法,靜心閱讀,勾畫批注,從而形成個性感悟情感的表達是需要完整語句的,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閱讀交流中,我還結(jié)合朗讀訓練,找出重點句子,感情朗讀,細說體會,多次出現(xiàn)“ 知道,骨髓可以使 ,可以使 ”,讓學生結(jié)合第二自然段的詞語(凋零、含苞、綻放、蒼白、紅潤)填空,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的特點以及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一心想著他人的高尚品質(zhì),既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接觸語言材料,又讓學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最后,在課文中,我還采用了補充語言材料理解詞語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奔波”的意思,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多種朗讀方式,深化語言理解
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在本課教學中,我嘗試用多種朗讀方式來達到“讀好課文”的目的
1、自由朗讀,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在初讀中,只有讓學生充分自讀,主動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將語言文字還原成人物形象,才能激起學生體驗、對話的欲望
2、情感滲入,指導讀好重點句子在體會到“小錢”的生命危在旦夕時,指導學生用同情、關愛的語氣來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臺灣同胞傾力救助時,指導學生用堅決、欽佩、感激的語氣來讀“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在“小錢”得救時,兩岸同胞的博愛感天動地,指導學生用深情的語氣配樂讀“小錢得救了……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只有讀出神韻,才能加深體會
3、范讀引路,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背景,也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環(huán)境渲染法這一段優(yōu)美的描寫,和“小錢靜靜躺在病床上”形成對比,但又為文中人物的美好情感的烘托埋下伏筆所以,我采用了教師范讀,通過教師舒緩的講述,既讓學生盡快走進課文學習,又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