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教學實錄——《游園不值》
師:給他掌聲,他會推敲,由一個“出”引出了和它相對的一個字兒——“關”,他給我們這么大的啟發。請同學們看一看(課件)這“關”和“出”而后的這句。讀——
生: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來。
師:葉紹翁和陸游都用了一個相同的字形容紅杏的出。可是形容它怎么出的時候,葉紹翁用的是——
生:關
師:陸游用的是
生:遮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的學校原來清華大學的著名的教授錢鐘書,他告訴我們陸游的詩作留傳千古的很多,然而這一句卻不如葉紹翁的這一句。盡管葉紹翁在唐詩鑒賞詞典里只留下三首,然而就是一個字兒的不同,一個用“遮”一個用“關”,這兩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這是為什么呢?前后桌討論討論研究研究推敲推敲,這“遮”和“關”怎么就有這么大的不同。
生:出墻來,關可以表現出關得非常的緊,而遮不過是表面的遮蓋一下,遮的時候不能出來,關好像能出來了,出墻來說明紅杏很有生命力。
師:那就是關的我緊,我就出來,需要——
生:時間
師:還需要——
生:力量
師:遮呢?
生:遮就是簡簡單單地蓋一蓋。
師:想要出來就——
生:就可以出來
師:不想出來就
生:不能出來
師:是不想出來,不是不能出來,但你關我,就像我們這個禮堂一樣,整個的門,整個的一切都——
生:封鎖了
師:想象一下,封鎖了,所以紅杏好出來,就如他說的那樣,但需要力量。親愛的同學們,瞧瞧這關,關得我越緊我就越想
生:出來
師:越想關我,我就越想出來,你要是不關我的話,也許就沒有這關的刺激,我就會象這園里的其他鮮花一樣,想怎么長我就怎么長,我也不知道我被關的滋味,我也不知道我想不想出來的——
生:感覺。
師:所以現在這一關我就要出來,你看那紅杏,就顯得特別的——
生:美麗
師:換個詞,音同調不同
生:魅力(掌聲)
師:不僅美麗還要魅力,怎么讀這一句?我讀前半句,你們讀后半句。春色滿園關不住—
生:一枝紅杏出墻來
師:剛才我看到他兩個胳膊支起來了(示范動作)出墻來,還把頭挺了起來。可以用動作可以用肢體都可以把你的心情表現出來,孩子門你就是那枝紅杏,我要抓你,你就要出來,來,孩子們,春色滿園關不住
生:一枝紅杏出墻來。
師:這個女同學動作很美,他說出墻來是這樣(示范),是含蓄的想辦法動腦筋的悄悄地出來。好了,同學們,再看這兩句,還有哪里可以體現對紅杏的特別的地方?
生:還有從這個“滿”字看出,說明紅杏很多,在游園的時候看到了很多的紅杏。
師:這一個“滿”看出紅杏很多,既然這樣,這個“滿”字要想相對它和哪個字兒相對?
生:一
師:一和滿相對。你們怎么這么會發現啊,既然他說這滿就是許多的紅杏,那我們再來看看,越多越好啊,越多不就越滿嗎?滿了不是說明春天更是春意盎然嘛。咱們把它改一改,干嗎非用一枝啊,(改成三)讀
生:三枝紅杏出墻來
師:那多好啊,讀
生:十枝紅杏出墻來
師:葉紹翁用的可是一枝紅杏,你笑的都不得了,你笑什么?
師:這“一”能表示這枝紅杏生命力非常的強,它想出來的意志非常堅強,也說明春天非常的美麗,充滿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