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沒有規則》教學設計及反思
【學情分析】學生對課文中列出的4種不良現象非常熟悉,有一些學生本身就存在這些不良行為,所以在教學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很容易調動。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思想上已經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應該自覺維護和遵守社會規則。但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中,往往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認為偶爾犯一次錯誤不要緊,所以在教學中要抓住孩子們這一特點,強化規則的意義,以及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對于違反規則的不良心態的準確描寫。
2、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仿寫練習,續寫詩歌。
3、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必要性,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
4、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
2、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做遵守規則小學生的感情,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一些關于不遵守規則而導致不良后果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動物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垂死的鴕鳥圖)關于這只可憐的鴕鳥,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1998年的一天,在昆明市動物園里,一位游客因不遵守動物園的游園規則用塑料袋包了個小石子喂給鴕鳥,可憐的駝鳥立刻把它當做“美食”咽下。只兩三分鐘時間,不等飼養員進到籠里,那只可憐的駝鳥垂下了它的長頸,趴在了地上。獸醫趕到時,駝鳥已經沒了氣息。聽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是什么造成了這要的悲劇? (啟發學生自由談,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感知規則的重要性。)
2、是啊,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后果。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一首詩歌《誰說沒有規則》。(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這句話是什么句?(反問句,強調有規則。)板書:有規則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
1、你們認為“規則”是什么?請同學們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
2、全班交流:規則是什么?
師:(小結交流情況)同學們都有自己各自的“規則觀”,其實事事都有規則,正是有了這些規則,才保證了我們井然有序的生活。
師:可是我們和諧的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不遵守規則。
3、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首詩寫了哪幾種不遵守規則的行為?
(隨便投喂動物食品、翻越欄桿橫穿馬路、隨便亂扔垃圾、插隊搶座)
三、精讀詩歌,領悟詩意
1、這四種行為在文中正好是四小節。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根據大屏幕提示,合作學習。
2、全班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只圖一時的好玩高興喂動物食品。不但害了動物還影響了游人觀賞;有些人只圖一時的方便快捷,不遵守交通規則,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有一些人只圖自己方便,隨手亂扔垃圾,將我們美好的環境破壞;更有一些人只顧個人利益插隊搶座,破壞公平。更為惡劣的是他們還用各種各樣的借口、理由為這種行為辯解。
3、這些都為我們文明和諧的生活帶來了不和諧。他們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請同學們選擇一幅圖聯系生活實際和查找到的資料說一說。(課件出示:課文四幅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