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說課稿
大家好,我將要說的是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十單元《金錢》中的一篇主體課文《一枚金幣》。一、我將要按以下五個程序來說課:
1、說教材 2、說教學目標 3、說教學策略
4、說教學過程 5、說教學評價
二、我主要說每個程序的要點
(一)說教材:課文講述了一個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長大后懶惰成性,花錢如流水,萬般心痛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給別人,而決不留給這種兒子的失望心情。接著講述了母親放縱兒子蒙騙老人,兩次被識破,最后只好勸兒子自己去掙一枚金幣,以及老人第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里,驗證這枚金幣確實是兒子掙來的故事。全文有兩處“受不了”,前處是老人眼見長大成人的兒子不愿意掙錢,只會花錢,是個無用的人,非常失望痛苦。后者是兒子看見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一枚金幣不被認可而被羞辱,傷心與氣憤使他難以忍受課文的重點放在最后這層意思上,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感悟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意義。
簡單完整,層次分明是本課的結構特點。先寫老人有一個什么樣的兒子,是整個故事的起因,接著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記敘一枚金幣的故事。課文人物對話串聯了整個故事的發展,展示人物性格。
(二)說教學目標:根據《課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課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特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老人這么做是想讓兒子懂得以誠實的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三)說教學策略:為了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了以下教學策略。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教學時我以“一枚金幣”為線索,圍繞兒子三次把一枚金幣交給父親的情節進行教學,主要采取以下幾項教學措施。
a加強朗讀指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感情的重要方法。結合本文對話多的語言特點,教學時我讓學生充分讀,發揮學生的示范作用,從而對學生進行螺旋上升的感情朗讀指導。
b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表演感受。 在引導學生體會兒子“受不了了”時的心情時,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交換角色,更透徹地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道理。
4、學法。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教給學生如何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本節你我主要教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⑴抓重點詞語進行學習。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感悟課文內容,如文中“懶惰、省吃儉用、當牛作馬、兩俄里”等詞語,讓學生明白這些重點詞語對于表達文章中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⑵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的機會。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造了合作學習的機會,來體會兒子與老人三次對話來幫助學生理解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四)、最后我來具體說一說這一堂課的教學教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認識各種錢幣,我們走進“一枚金幣”的故事。這種導入讓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拉近了他們與文本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