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七冊 練習7 教案
授后小記:
本課的教學氣氛比較活躍,因為學生談到新年就興奮不已,說到壓歲錢更是激動得不得了,學生交流的欲望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關鍵是要讓學生有條理地講,有目的地講。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我還注意到,有些小朋友在用壓歲錢的時候,只考慮到自己,而且買一些娛樂玩具,但也有些小朋友能夠考慮到父母、爺爺奶奶,送一些小禮物給他們,更有些有愛心的小朋友,想要捐一些給希望工程。我想,壓歲錢的價值就體現在這些地方吧!
教學反思(第一課時)
本課我從從復習《春聯》入手,引導學生回憶春聯字詞上對仗的知識,運用這一知識來思考討論,學習使用文字的技巧。并且要求學生運用過去積累的有關春聯和對仗的知識,進一步進行詞語訓練,從感性上學習一點文字使用技巧,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妙。
授后小記:(第一課時)
“處處留心”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補上對聯中的一個字,并說明補這個字的理由。我指導他們明白對聯中的詞語要詞性相近結構相似,而且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進行推敲,盡量選擇最恰當的詞語。 我先讓學生讀短文,并讓學生思考一下到底補個什么字,還沒等我問完,大家脫口而出:“潤”。我問他們原因,很多小手舉起來,有人說“潤”寫出了雨的溫柔;有人說上聯的“拂”感覺風是輕輕地吹,所以這個雨也應該是很輕柔的。接下來的找樣子對對子也就順利成章了。我先讓學生看例子,從感性上理解“細雨”和“和風”的對仗關系,再指導他們根據例子對出下句。我鼓勵他們多找答案,效果還不錯。
授后小記:(第二課時)
“讀讀背背”是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的一項練習,它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有8個詞語,分成四組。我讓同學們先讀正確、讀熟練,再聯系生活實際,大致了解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我讓他們繼續開動腦筋,讓他們想一想,課本為什么要這樣排列這八個詞語。有學生說,它們有相同的韻腳,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背誦;有同學說,每兩個詞語之間在意思上都有一定的聯系。
第二部分是三副春聯,描繪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色。在教學時,我提出了這樣三個問題:描寫了什么?怎么做到對仗的?你能讀出抑揚頓挫、和諧動聽來嗎?然后讓學生自讀自練。通過這三副春聯,也激發學生對祖國語文的熱愛、對春聯產興趣。
授后小記:(第三課時)
這是一項以“如何用好壓歲錢”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和對學生進行不亂花錢的教育。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從畫面中人物的神態想象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想的,激發學生想說的欲望。然后再指導學生閱讀前面一段文字,明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即討論如何使用壓歲錢。我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發表自己見解,接著請幾位同學上臺來說一說,其他同學仔細聽,認真想,最后做出適當的補充和評論,把你認為最好的見解挑選出來并說說原因。在同學們的發言中,我發現他們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夠合理使用壓歲錢,有些同學定的計劃非常周全,從中也體現出他們的愛心、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