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 說課
●閱讀教學就應該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一次次地生疑,一次次地解疑,在這個過程中求得一次次的進步。
(4)師補充林則徐有關情況:禁煙,在當時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內外上下,阻力都很大。這些阻力不僅來自被觸犯了借貿易牟取暴利的英國侵略者和中外販子;而且來自于從清朝中央以至地方借走私而營私舞弊受益的大小官吏及其附庸者;來自于清朝滿族親貴和嫉妒林則徐聲名的有權勢人物,后者的破壞中傷更是不易提防的。當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時,投降派首領穆彰阿也極力反對。
●閱讀教學,老師必要的講解絕不能丟。通過補充,不僅擴展了閱讀,而且激發了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加深了對林則徐的了解與認識。
(5)這些外國商人會怎樣想?
(6)過渡:是呀,林則徐明知道外國商人會恨他入骨,為什么還要請他們來觀看銷煙呢?
6.根據學生的回答,切入第六自然段的學習。
(1)齊讀,交流體會。
(2)師述:林則徐這樣做是為了告訴那些外國人,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他這樣做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讓我們深情地將第六自然段朗讀一遍。
7.深入學習第三自然段。
(1)在銷煙的過程中,不知你們發現沒有,有一群人,他們不僅是虎門銷煙的觀看者,更是參與者。他們是誰?(多媒體出示民工銷煙圖)
(2)他們是怎樣銷毀這些害人的?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在合作的氛圍中,來自他人的信息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識被他人的視點所喚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認知,整個對話過程就會充滿創造色彩。
(3)老師覺得民工所做的幾個動作,其實都是在倒,可書上為什么用了“撒”“拋”“倒”幾個不同的詞呢?能交換位置嗎?(體會用詞的準確和此時人們對憎恨之情)(板書:撒鹽巴 拋 倒石灰)
(4)自由讀描寫民工銷煙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民工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 再 然后)
(5)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 這樣的銷煙方法多么簡易、獨特,多么有效啊。
(6)(多媒體課件播放銷煙過程)看,民工們正在銷毀這些害人的呢!你能為這畫面配上解說詞嗎?(學生看著畫面復述銷煙過程。)
●通過這一富有挑戰式的語言,意在引導學生復述課文重點部分。
(7)齊讀第三自然段。
8.在生成中引導,引導中深入。
(1)你還能想到其他的辦法來銷煙嗎?(用火燒、直接投入大!
(2)你覺得這些辦法好嗎?再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如果這樣快的銷毀了,就不能沉重打擊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了。就是要他們看見自己的一點點銷毀而心痛。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而且,這也表明我們的決心。)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作為教者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并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質疑、理解、欣賞的能力。這里將學生的感悟落到實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總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