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介紹及教學建議
二、教學建議
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的四個重點學習項目,是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下面,我想就如何落實好這四個重點學習項目,談談膚淺的想法。
(一)抓好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
抓好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是閱讀教學的基礎工程之一。理解詞語和句子既是閱讀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又是閱讀理解課文內容的關鍵。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呢?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聯系上下文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小學生理解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為手段的,進行抽象的定義解釋和邏輯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其突出特點是以句(文)解詞,以句(文)解句,即讀書時要瞻前顧后,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解釋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其主要做法:一是前后聯系。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基本手段就是抓住“聯系”,通過聯系形成聚像,把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的意思凸現出來,從而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如《蘋果里的五角星》中的“循規蹈矩”和“魅力”兩個詞語,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但老師如果引導學生聯系具體課文內容學習理解,就會化難為易。如對“循規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導學生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找出表示“循規蹈矩”意思的語句。當學生找出“循規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卻未”用過“另一種切法”后,再引導學生讀3、4兩個自然段,具體說說“循規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為什么說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規蹈矩”的?這樣把“循規蹈矩”與人的具體行為做法聯系起來,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難度,又使這個詞語形象地積累在學生的腦海中。二是歸類組合。詞語歸類,特別是意思相近的詞語歸類,是以詞解詞的最好辦法。不少老師在教學中采用了這種方法,特別是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教《小稻秧脫險記》,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先引導學生把描寫雜草“蠻不講理”,“氣勢洶洶”地搶奪小稻秧養料的詞語找出來,再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為了在這方面給教師們以啟示,本冊教材通過練習設計作了一些暗示。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三題,“讀讀抄抄,選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描述雨景的話。”這樣引導學生通過對描述雨景詞語的歸類理解和運用,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聯系生活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基礎。母語學習離不開生活。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更要以生活為基礎,學生只有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積累進行閱讀理解,才能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學生對這些詞句的積累和內化。
(1)學文明法。如何聯系生活理解詞語的意思,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學會查“無字詞典”》,以一個有趣的故事,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聯系生活理解詞語的方法。學生明白了這個方法,不是這篇課文教學的終極目標,經常運用這種方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才是這篇課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勤“查‘無字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