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冀教版)
成功的人物刻畫不在于為人物尋找驚天動地的創舉,關鍵在于對事件進行描寫時,一定要自己感受最深的,且最能體現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富于表現力的動作、神態和語言,這樣,人物形象才會生動而豐滿。
寓真摯的感情于質樸的文字之中,是炊煙寫作藝術上的又一特色,讀來如同品嘗一杯清淡的綠茶,令人回味無窮。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六個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十一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品
質,并學習作者的這種寫作方法。
知識與技能:
1.知識教學:了解觀察生活與寫作的關系;理解通過寫事來寫人的方法。掌握生字新詞。
2.能力訓練:初步學會分析人物的方法,朗讀時注意不同人物的語氣。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作者對山里人真誠、淳樸品質的由衷贊美。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利用字典、詞典進行獨立自主的識字,提高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品質,并學習作者的這種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閱讀品味感受“山里人”的熱情,淳樸,激發學生要向“山里人”那樣多獻出一份真誠,一份愛心,生活會更加美好、幸福。
重難點分析:
重點:學習小木屋中主人真誠、淳樸的品質,并歸納出有關的事例,進而理解題意。
難點: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品質,并學習作者的這種寫作方法。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暢談愛心
1.課件播放:《愛的奉獻》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回憶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曾得到過素不相識的人的熱情幫助嗎?誰能把當時的情形和你的感想與大家談談。
2.學生暢所欲言。
3.過渡:今天我們就來結識一對“山里人”,來感受一下他們的淳樸和熱情,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六課《炊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親情。
1.自由讀課文。
在讀課文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準確通順。
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注意“塞”是一個多音字,在這里讀sāi,在小組內輪讀,把生字詞讀準確。
3.用各種形式理解課文中詞語
(1)借助圖片理解“炊煙、熱氣騰騰”。(課件展示)
(2)結合文中具體語境、生活經驗或借助詞典理解“無聲無息”、“寄宿”、“回蕩”……
4.檢查讀文情況,教師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品味真情。
1.再讀全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談初讀課文后的感受,引導孩子從記敘文的六要素角度回答。
2.默讀課文,體會真情。
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木屋主人給同學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什么地方體會到的?找到相關的詞句畫下來。
●注意抓住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好好的品讀,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
教師要給學生充分品讀的時間。
3.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課件相機出示相關的重點語句
(1)外貌描寫的詞語:“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婦女,她面色黑紅,……充滿山里人的光彩。”——婦女的勤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