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冀教版)
(2)神態、動作及語言描寫的語句:“她坐在旁邊。笑著看我……手里不停的織著一件鮮紅的毛衣,她自豪的告訴我…… ” —— 女主人的豪爽、勤快、健談、對生活的樂觀。
(3)語言動作的語句:“那還要問?坐下喝碗茶!……洗得干干凈凈。”
——女主人的熱情好客。
“這不是飯館,快放回你的口袋里” ——女主人的心地善良。
(4)男主人的語言“都是自家種的……”男主人笑著說,聲音很輕——男主人的憨厚、淳樸。
(5)木屋主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件出示:
女主人是( )的人。
男主人是( )的人。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木屋主人的印象:熱情、淳樸、善良……
三、感受“炊煙”,升華濃濃真情。
1.感悟最后一段,體會“我”對這份關愛的感動與留戀。
(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2.自悟真情。(課件出示:填空)
“再也沒有機會來了,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山間優美地飄著的炊煙……”
美麗的炊煙、輕輕飄蕩的炊煙讓我難忘,“我”永遠不會忘記的還有()。
3.感情誦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學法,體會寫作方法。
1.回憶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是怎樣讀懂人物的?
2.體會寫作方法:(課件展示)
讀描寫人物類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外貌等,仔細體味,來理解人物的品質。這是閱讀寫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寫人,也要學會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外貌去描寫。
第二課時
一、自擬文題,感悟真情。
1.這篇課文寫的是“我”在山里人家里感受到的溫暖,可為什么作者卻以“炊煙”為題呢?如果讓你來寫,你想給這個故事起一個什么名字?
2.你認為作者的題目好在哪?
3.學生談感受。
4.教師歸納:(課件出示)
“炊煙”是全文的線索,又累又餓是望見炊煙;女主人為“我”煮飯時冒起炊煙;告別時回頭在望見炊煙。裊裊的炊煙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溫暖,使文章充滿詩意。
二、再現生活,懂得給予關愛。
1.人間處處真情在:課件出示關愛行動的視頻
2.談體會:情感升華。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形,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騰”“豪”等。
三、拓展延伸,讓真情永駐。
1.人間處處有真情在,把你曾經得到過的一次幫助寫下來,注意寫清經過和當時的感受。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2.積累文中優美的詞句,學以致用。
7 賞花
教材分析:
一群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在孤獨與沉默中開始了他們的旅程,但行不多久,他們不光聽到了小河嘩嘩的流水聲,嗅到了淡淡的花香,而且,“看到”了盛開著的梅林,飛舞著的蝴蝶,他們用心體會到了春光的明媚……而這一切,來源于售票員秀子和司機的善良與熱情,來源于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互助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
文章按照敘述順序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紹這次郊游的特殊組成人員。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文章結尾)。介紹車上的氣氛由沉悶到活躍的全過程。在這一部分,作者運用語言、神態等描寫手法渲染了車廂內熱烈的氣氛,使讀者感受到了洋溢其中的濃濃的親情。
題目為“賞花”,但非一般意義上的“觀賞”“欣賞”,而是用心去體會、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人們之間的友情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