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說課
我說課的內容是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戰爭與和平單元的第15課:《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第二課時教學。
【說教材】
這篇精讀課文屬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緬懷父親──一個為維護世界和平而獻出了寶貴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國孩子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課文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文章語言樸實,沒有口號,但讀之催人淚下。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地聯系了起來,引起讀者強烈地共鳴。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是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說教法】在本課時教學方法上,我讓學生在潛心涵泳、誦讀體會、語境想像、移情體驗、拓展資源中學會感悟,學會表達情感,從而構建富有詩情畫意,能給學生鋪上語言和精神底色的語文課堂。
【說學法】在學法上學生始終以朗讀為主線,分別采用想讀法、悟讀法和創造性改編課文,進行直面對話,揣摩心理,拓展資源、交流感受等方法進行探究性合作學習,讓學生做真正意義上閱讀的主人。
【說教學流程】
一、回顧內容,亮文本主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5月8日是一個什么日子嗎?(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日子)借此讓學生們交流課前了解到的相關新聞信息。學生帶著交流的愉悅感和成功感進入文本解讀。
2、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雷利發出了什么呼聲?隨機板書: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這就是一個中國孩子──雷利的呼聲。他為什么要發出如此強烈而又沉重的呼聲呢?今天,我們繼續來細細地品味課文。
二、解讀文本,悟信中悲情
1、教師引導,激起情感共鳴,直奔主題:這是一封飽含深情的信,這是一封血淚交織的信。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淚水不知不覺地奪眶而出。現在也請大家用心地去讀讀課文的2、3、4、自然段,看看哪些語言讓你感動了,讓你有話要說,把他們劃出來,同時,想想是什么原因讓你的心為之一顫。
幻燈出示閱讀要求。
2、交流:
第一個重點段:
⑴ 教師創設情景,學生想像說話。整整兩年多了,兩年多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著爸爸,思念著和爸爸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他看到爸爸用過的書桌,他看到飯桌前爸爸曾經坐過的座位,他看到墻上掛著和爸爸爬長城時的合影……雷利還會看到什么?想起什么?請你張開想像的翅膀,走進雷利的思念。
在想像說話的基礎上第一次朗讀。
⑵ 抓住“深情的目光中還包含著什么?”領悟其中的深情。讓爸爸的形象逐漸鮮活起來,學生與雷利的心理距離拉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引起學生們的同情。此時進行第二次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