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案例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shù):165《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案例
龔曉紅
(學習第5自然段)
師:這一自然段第一句里的“這樣切蘋果”是指怎樣的切法?請用上文的詞語來說說。
生:是指“攔腰切下去”。
生:是指“橫切”。
師:你們說得都對,是指攔腰橫切。那么這一句中兩次用了“也許是出于”表示什么?
生:表示對第一次攔腰橫切蘋果原因的兩種猜想。
師:既然是兩種猜想,不能確定原因,所以兩次說“也許是由于”之后,就不能再猜測下去,于是接著說的就是確定的內容了。請讀下面的三句話。
生:(讀第二至第四句話)
師:這三句話講“我”深有感觸,感觸有三層意思,一層深一層,所以說是“深有感觸”。那么“我”的感觸的第一層意思是什么?
生:第一層意思是說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師:“這鮮為人知的圖案”是指什么東西?
生:是指蘋果里的“五角星”。
師:這一層肯定了蘋果里的“五角星”魅力很大。那么為什么要用上“竟”字呢?請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再回答。
生:用“竟”字表示蘋果里隱藏著的“五角星”是“我”沒有想到的。
師:“我”的感觸的第二層意思是什么?
生:第二層意思是蘋果里隱藏著“五角星”的這個秘密傳到幼兒園,再傳給“我”,“我”又傳給大家,證明它有很大的魅力。
師:這個魅力,不光是指大家感到新奇有趣,而且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第三層的含義。
生:由這個蘋果里“五角星”的發(fā)現(xiàn),能使人感到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什么。
師:說的真不錯。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什么呢?課文是怎么說的?
生:課文里說,創(chuàng)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
師:什么叫“往小處說”?就是從具體小事上來說。那么往大處說又該怎么說呢?
生:(茫然)
師:往大處說,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想法和做法,采用新的思維方式和辦事方式。
請同學們齊讀第五自然段。
評點:這篇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是教學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句與句之間跳躍性大,又須穿插必要的詞語解釋,學生不易弄通。但教者精心設計,搭橋架梯,串聯(lián)讀講,讓學生較為順利地理解語句意思,全段意思也能一氣貫通,并能領會課文主旨。
轉載自妙橋小學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