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參選讀課文
〔寫作特點〕
1.特異的行為奇特的結果。
作者要贊揚堅定、執著的精神,卻不明言,而是寫一個“特異”的人做了一件“特異”的事,使他也“特異”了一次!芭馁u會”一般由商人參加,都是成年人,而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有10歲,竟然也去競拍,豈不“特異”?他每次都最先出價,每次報價都是5塊,豈不“特異”?次次失敗,卻總不灰心,敗后再來,豈不“特異”?最后一次拍賣,盡管自行車很漂亮,但人們決不與之競爭,出現了一個“特異”的結局?作者正是在諸多的“特異”中傳達出社會對兒童的關愛之心,傳達出對小男孩信心堅定、執著追求品格的贊美之情。
2.一波三折,氣氛濃重。
本文前半部分描寫了競拍的場面,十分緊張、激烈。后半部突然平靜了,使人頓時感到異常,然后出現“爆炸”情況,情緒再度高潮。真是一波三折,情節復雜而動人,使主題鮮明、突出。
5 天 窗
教材說明
〔解題〕
《天窗》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寫的一篇散文。文章介紹了鄉下屋頂上開的天窗,以及天窗給兒童帶來的慰藉,表達了對少年兒童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的贊賞,兒童們能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茅盾(1896-1981),中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的杰出領導人。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五四”運動時期,積極參加革命斗爭,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和重要組織者。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參與組織“文學研究會”“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為發展革命文藝,反擊國民黨文化圍剿作出卓越貢獻。建國后,擔任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文協(作協前身)主席、第一任文化部長,歷屆全國人大代表、歷屆全國政協常委和第四屆、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著有長篇小說《子夜》《腐蝕》《霜葉紅于二月花》,短篇小說《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散文《白楊禮贊》《風景談》等。
“天窗”,房頂上為采光而開的像窗子似的裝置。本文用名詞“天窗”作題目,表明本文主要介紹的是有關天窗的情況。但作者卻以天窗為由頭,進一步寫天窗給兒童帶來的快樂和由天窗而引發的聯想。
〔結構分析〕
本文是按內容性質來結構的,共9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簡略介紹天窗的來歷及結構。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寫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慰藉。這部分是從兩方面寫的,一是陣雨來了時,孩子們被關在屋里,天窗使孩子想象出雷雨掃蕩世界的情景;二是晚上時,天窗使孩子們想象出美麗、神奇的夜世界中的一切。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總寫天窗能激起孩子無盡的想象,應感謝發明天窗的大人們。
〔語意理解〕
“鄉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碰著大風大雨,或者北風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關起來,屋子里就黑得像呆在地洞里似的!薄坝谑青l下人在屋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這3句話介紹天窗的構造和功能。第1、2句說鄉下房子的弊端:窗子只一排,風雨天及冷天一關,屋子就沒有光源了。第3句說天窗的構造特點。這幾句是下文寫孩子們望天窗去想象的條件。因為房子只有一排窗,一關上,屋子就漆黑一片,所以才會開天窗;因為關木板窗后只有天窗一處可見外面局部事物,所以才可能引發一系列神奇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