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
全班討論、交流。
重點句燈片出示:
⑴ 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⑵ 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地是濕的,大概漲潮時河水常常沖上岸去。
小結:有了這些聯想,把樹當作動物或人來寫,寫出了樹的勃勃生機。
4、作者為什么要著重描寫榕樹的大和茂盛?
(這環境適宜鳥兒生活,使得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
使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還有哪些原因?
5、作者和他的朋友們這次經過“鳥的天堂”,有沒有看到鳥?為什么?
6、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五、學習課文第三大段
1、聽錄音,思考:
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是什么時候?他見到鳥兒了嗎?
2、指導學習第12自然段:
燈片出示:
⑴ 找到一對反義詞。
(清靜──熱鬧。)
⑵ 課文怎樣寫出“熱鬧”?讀一讀,完成作業本第5題。
⑶ 小結:
寫了鳥的聲、影、種類、動作,用了排比的寫法,短小而節奏鮮明,讀起來聲音短促,給人美不勝收的感覺。
3、作者寫鳥多,用了哪個詞來形容?圈出來。
(應接不暇,用在這里說明什么?)
小結:
這一段運用了先概括、后舉例的寫法。
4、配樂齊讀第12、13自然段。
5、為什么作者這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鳥的呢?
6、歸納段意。
六、學習課文第四大段
1、指名讀課文。
2、“留戀”表現在哪里?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3、理解最后一句話:
為什么前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而后一個不加引號?
(前一個“鳥的天堂”加上引號,表示特殊稱謂,指的是那棵大榕樹。后一個“鳥的天堂”是說大榕樹適合鳥兒生活,鳥兒在這里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樣。作者用相同的詞語,借助不同的標點符號,表達了對“鳥的天堂”的熱情贊美。)
七、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