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練習)
(2)本段中“端詳”一詞,可以換成( )。
(3)、“若有所悟”指( ),文中指的“悟”,指的是李時珍明白了( )。他是通過 ( )的方法明白的。
(4)、文中有兩處省略號,前一個表示( ),后一個表示( )。
(5)、面對不確切的草藥,李時珍不僅要細看,更要品嘗,體現他( )的工作態度。
五、任選課文中的一些詞語說一段話,描述夜晚的景色.
六、拓展練習(以心開頭的成語)
心花怒放 心甘情愿 心灰意冷 心服口服 心
心平氣和 心領神會 心安理得 心煩意亂 心
七、閱讀積累
李時珍生平與成就
李時珍(1518-1593)明代醫學家和藥學家。字東壁,號瀕湖,蘄(qí)州(今湖北蘄春)人。世代行醫。30歲左右被推薦到京城的太醫院任職。他研究藥學,重視臨床實踐。長期上山采藥,深入民間,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間單方,同時參考歷代醫藥及有關書籍八百余種,對藥物進行鑒別考證,整理了我國16世紀以前豐富的醫藥學遺產,經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綱目》。該著作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類。共收載歷代諸家本草所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內容豐富,是我國藥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