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室”與“掃天下”》教學實錄與評析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7冊第11單元。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用多種方法理解“寒暄”、“懶散”和“志存高遠”的意思! 2.品讀課文,領悟“掃一室”和“掃天下”的特別含義。讓學生懂得“要想做成大事,先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3.感悟反問句的意思,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4.滲透轉折句式的用法!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虒W重、難點: 1.領悟“掃一室”和“掃天下”的特別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感悟反問句的意思,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學習作者有條理、有順序的寫作方法,并引導學生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之中! 〗虒W準備:與教學相關的課件! 〗虒W流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我在黑板上寫一個字,看看你們認不認識。(師寫“室”。) 生:(齊讀。)室! 煟“室”當什么講? 生:屋子、房間! 煟赫f得對。接著看,(師在“室”前板書“掃一”。)可以連起來讀一讀! ∩簰咭皇摇! 煟“掃一室”什么意思? 生:打掃一間屋子! 煟哼@是我們經常做,也是很容易做的小事。再看,(師板書“掃天下”。)現在你們有疑問嗎? 生:天下那么大怎么掃啊? 師:問得好。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掃一室”與“掃天下”。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又有什么問題? 生:“掃一室”與“掃天下”有什么關系? 生:“掃一室”與“掃天下”這兩個詞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師:俗話說“學貴有疑”,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是一種好習慣。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全文初探 師:老師知道你們剛才讀了課文,可能有人還不太熟練,現在把課文再快速讀一遍。注意,要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生自讀課文。) 師:老師把課文中需要我們認識的和難讀的詞語都找了出來,(出示課件)看看誰能讀準確! (生開火車讀詞語,師相機指導難讀或難理解的字詞。如:“著實”要讀準字音zhuo。聯系上下文理解“寒暄”的意思等。生讀完一遍詞語后,師再隨意指名讀。) 師:認識了生字詞。就可以順利地讀課文了。誰想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想一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指名讀課文。)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東漢時代,青年人陳蕃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也很少收拾打掃。他父親的朋友薛勤告誡他:連一問小小的屋子都不掃,是掃不了天下的。 三、精讀課文,深層感悟 師:概括得好。那么這篇課文中的兩個人物都是怎樣看待“掃一室”與“掃天下”的呢?快速瀏覽課文! ∩宏愞J為男子漢大丈夫要干的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不愿意去干打掃房間的小事。而薛勤卻認為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是掃不了天下的! 煟嚎磥,同樣是“掃一室”這件事兩個人卻有不同的看法,這是為什么?我們先來看看陳蕃是個怎樣的人,就知道他為什么那么認為了?焖僬页稣n文哪一段有介紹。 生:第1段! (指名讀第1自然段,同時課件出示:東漢時代,有個青年叫陳蕃,他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也很少收拾打掃。) 師:誰想說說陳蕃是個怎樣的人? 生:他是個志存高遠、喜好讀書、生活懶散的人。(課件相應詞語變色。) 師:什么叫“志存高遠”? 生:就是有很遠大的志向! 煟耗敲“懶散”又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懶惰、散漫的意思! 煟喝酥鞠蜻h大、喜好讀書是好事,而生活懶散卻不是好習慣。在一句話中前半句和后半句的意思或觀點等正好相反時。中間就用“但”字連接。大家讀一讀,再體會一下。(生齊讀句子:他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卻很懶散。) 師:在這句話里,如果把“但”字去掉,還有哪些詞可以替代它呢? 生:可以換成“可”字! ∩嚎梢該Q成“可是”! ∩嚎梢該Q成“而”。(生每換一個詞,師都讓其放到句子里讀一讀,看是否通順,同時體會轉折的意思。) 師:課文中從哪里能具體地看出陳蕃的“志存高遠”、“喜好讀書”和“生活懶散”呢?能自己找找嗎?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生畫句子,師巡視。) 1.閱讀課文。感受陳蕃的“生活懶散”。 師:哪些句子是說陳蕃生活懶散的? 生:我畫的是——屋子里亂七八糟,桌子上書呀、雜物呀什么都有,上面滿是灰塵:地上到處是垃圾,墻壁上有不少蜘蛛網。屋里不僅骯臟,連空氣也顯得污濁! 煟耗阕x了這段話有什么感受? 生:陳蕃的書房也太臟了,而且還很亂! 煟哼@一段主要介紹了陳蕃書房的臟和亂,那么把這段話改成這樣好不好。(出示句子:屋子里很亂,桌子上有書和雜物,上面有灰塵;地上有垃圾,墻壁上有蜘蛛網,屋里骯臟,空氣污濁。) 生:這樣寫不好。雖然也在說屋子的臟亂,但是寫得不具體! ∩哼@樣寫讓人看不出到底哪臟,哪亂了。 生:原文中說“桌子上滿是灰塵”,—個“滿”字可見灰塵之多?墒歉暮,就不能表現出灰塵多了。 生:還有,地上有垃圾,表現不出垃圾到底有多少;墻壁上有蜘蛛網,是多是少,也不明確。所以還是原文好。 師:說得好。那么課文中是怎樣把書房的臟亂寫具體的呢?首先,先寫對這間屋子的總體印象是—— 生:亂七八糟。桌子上書呀、雜物呀什么都有,上面滿是灰塵,地上到處是垃圾,墻壁上有不少蜘蛛網,屋里不僅骯臟。連空氣也顯得污濁! 煟(小結。)這段話有條理、有順序、形象具體地表現出書房的臟亂,從而突出陳蕃生活的懶散。以后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學習作者這種寫作方法! 煟含F在我再請一名同學讀讀這段話,要表現出書房的臟亂來。(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 2.閱讀課文,感受陳蕃的“志存高遠”! 煟哼@么懶散的生活習慣可大大出乎薛勤的意外,所以文中說薛勤一進書房,著實嚇了一跳。有哪些句子是說陳蕃志存高遠的? 生:我畫的是一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要掃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會花心思去清掃小小的一間屋子呢?(出示相應文字課件。) 師:這一段你讀懂什么了? 生:陳蕃只是一心想成就大事業,不愿意做打掃屋子這樣的小事! 煟宏愞恍南氤删痛笫聵I,對打掃屋子這樣的小事不屑一顧。他認為即使不清掃屋子也不妨礙他日后干大事。所以我們在讀陳蕃的話時要帶著怎樣的語氣讀呢? 生:要帶著滿不在乎的語氣讀! 煟汉。那你們誰愿意試一試? (指名讀。第一名學生讀得不到位,師做了范讀,然后請想讀的同學站起來齊讀。) 3.閱讀課文,感受陳蕃的“喜好讀書”! 煟耗男┚渥邮钦f陳蕃喜歡讀書的? 生:我畫的是——陳蕃見客人到來,就從自己的書房里出來接待。 師: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從這句話能看出在薛勤到來之前陳蕃就在書房看書,他的書房都那么亂了,他還能呆得下去,說明他很愛讀書! ∩豪蠋,我還從一個地方能看得出來。第3段說,他的書房桌子上書呀、雜物呀什么都有,也能看出他每天在書房呆的時間很長,有可能邊吃東西邊看書,所以也能看出他喜好讀書。 師:這么喜好讀書的人,又有如此遠大的志向?梢哉f是一個人才啊!可是生活上他卻很懶散,讓薛勤看到后感到他的做法很不妥當,那么薛勤又是怎么想,怎么說的呢? (指名讀第5自然段。) 師:薛勤的觀點是—— 生: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呢? 師:如果這句話意思不變,還可以這樣說——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是不能去掃天下的。 師:你覺得這兩個句子哪個表達得更好,為什么? 生:我認為原句好,因為它語氣表達的強烈。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那我們再讀讀原句,體會一下這種強烈的語氣。(生齊讀。) 師:這里還有一個問句,你能意思不變,也換一種說法嗎? (出示句子: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連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生: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連小事都不愿意做,是不能做成大事的。 師:看來薛勤在心里暗暗佩服陳蕃的同時,也看到了他的不足。薛勤不愿看到自己朋友的孩子空有大志,而日后一事無成,所以才語重心長地勸陳蕃。那我們就再讀讀他倆之間的對話好嗎? 生:好! 師:男同學讀第4自然段,女同學讀第5自然段! (生分段朗讀。) 四、聯系生活,明白寓意 師:聽了薛勤的一番話,陳蕃會有改變嗎? 生:他會有改變的。因為文中說,薛勤走后,陳蕃沉思起來,覺得薛勤的話很有道理。既然是有道理的話,他一定會聽的。 師:他會怎么做呢? 生:他會立刻收拾自己的書房。 生:今后他也會做一些生活上的小事。 生:他會從小事做起。因為在干好小事的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能力,鍛煉了意志,養成一種做事認真的好習慣,這樣將來才能做好大事。 師: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生:有道理! 師:讓我們把贊許的掌聲送給他,好嗎? (生鼓掌。) 師:陳蕃聽了薛勤的勸告后成就自己的大事業了嗎?(生搖頭,表示不知道。) 師:我們來看一個小資料。(出示介紹陳蕃的資料,師讀:陳蕃,東漢時期著名政治家,曾擔任過太守、太尉、太傅等職。從政數十年,為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e],被世人所稱贊。) 師:看來,陳蕃真的成就了他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如果當初他不做身邊的平凡小事,就難以成就日后的大事業! ∥濉⒖偨Y課文。提升認識 師:現在我們再回到課題,“掃一室”僅僅指打掃一間屋子嗎? 生:是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煟耗敲“掃天下”呢? 生:是指干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師:課題中的兩個詞語都隱含另一個意思,所以加了引號。 師:剛才還有一位同學提到“掃一室”與“掃天下”的關系。是誰呀?(師指名剛才提此問題的同學來回答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 師:所以有一句名言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課件出示句子,生齊讀。) 師:最后老師再送同學們一句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生齊讀。) 師:這句話的意思是——不邁出一小步。就不能走到千里之外;不積累小的河流,就不會有大江大海。 師:希望你們能用這句名言時刻提醒自己,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人生中的每一小步,這樣才能跨越出人生中的一大步。 評析: 劉老師的課堂教學溫婉中透著靈動,灑脫中不失嚴謹,整堂課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似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師生以文本為依托展開了一場心靈的對話,沒有煩瑣的分析,沒有支離破碎的講解……有的是學生對文本和精神的重構,這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本色回歸。正像崔巒老師說的那樣“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 ∫弧⑶擅钤O疑,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而“掃一室”與“掃天下”的辯證關系正是本文的重難點。因此。課堂伊始劉老師緊緊抓住題眼。由“室”依次引出“掃一室”與“掃天下”。劉老師引領學生通過讀、畫、議,感受陳蕃志存高遠,不屑“掃一室”的“大丈夫”思想,和薛勤“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語重心長”。在品味咀嚼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逐步領悟“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整節課設疑入手,釋疑收尾,首尾呼應,既保持了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又彰顯了課堂教學的層次性和發展性。這不是簡單的原點回歸,而是在原點基礎上的升華。學生從開課時“掃一室”與“掃天下”有什么關系?到結課時“只有做好平凡小事,才能成就轟天偉業”的思想提升,正是在主動的探究中形成和發展的! 《⒓訌娪柧,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新課標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點在劉老師的課堂教學中隨處可見。亮點一,“但”字的換詞處理。劉老師先讓學生明確句意的轉折,接著“可是、但是、而”等詞語的替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陳蕃“志存高遠”的優點和“生活懶散”的缺點之間的矛盾,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使主人公陳蕃的形象進一步豐滿,為下文深入理解他不屑“掃一室”的性格特點打下伏筆。亮點二,句群的比較。在學習第三段時劉老師去掉“滿是、到處、不少”等修飾成分,讓學生與原文對比哪種寫法更好?在比較中學生感受作者的用詞精當,領悟把內容寫具體的科學方法,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有機結合。亮點三,反問句的訓練,體現層次性。劉老師通過“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呢”和“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是不能去掃天下的”的句式對比,讓學生體會語氣的強弱,領悟反問句的特點與作用。緊接著教師又出示另一反問句,由學生轉成陳述句,自然是水道渠成。亮點四,朗讀訓練,扎實有效。課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在 “讀中理解,讀中感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劉老師緊緊抓住“滿不在乎、理直氣壯、得意”等詞語,通過品讀、范讀、悟讀、有表情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體悟陳蕃不愿做小事的糊涂思想和胸懷大志的自命清高。學生讀出了詞語的色彩,讀出了詞語的溫度,更讀出了詞語背后豐富的意蘊。整節課語言與精神同生共構,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