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87——88頁《摸球游戲》說課設計
然后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摸白球的可能性,讓同學在交流中體會到可以用分數區分可能性的大小。學生可以針對任意一個盒子中的對應白球與黃球個數進行分析。以c盒為例。引導學生發現這個盒中一共有兩種可能,其中白球有一種可能,那么摸出白球可能占全部可能性的1/2。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個分數1/2來表示這個盒子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引導總結,得出各盒子中能摸出白球的對應分數。進而明確另幾個盒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著重分析強調為什么?其中重點分析第二個盒子,一定能摸出白球,應該用什么數來表示。這是一個難點,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分析另外幾個盒子摸出白球可能性的同時,我也適時的追問黃對應每個盒子中摸出黃球的可能性,這樣也有意識的滲透了在同一個盒子中,能摸出兩種球可能性和為“1”;在分析起用“1”來表示一定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時學生有了抓手。
這一環節在小組的合作交流中,學生可以相互幫助,可以使有了一定思想的同學先與同學進行分享,然后在集體匯報中,再進行深入的交流。而且在學生分析時,適時的追問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是能體現出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根據學生分析,進行一個小結,在研究可能發生事件時,我們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它的可能性,明顯可以區分出可能性的大小。而且一定發生我們用“1”來表示,不可能用“0”來表示。進行一個課件的演示,課件中動畫體現出數形結合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分數去表示可能性大小。
3、實踐操作驗證可能性大小。
我以有一個黃球與一個白球的盒子為例,與學生分析在這個盒子中再放入一只黃球,此時,能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又變成多少?學生可能說到1/3。那我們拿出盒子,請每小組的同學們中放進1只白球和2只黃球,進行摸球活動,每組同學一共摸20次,記錄摸球結果,算算摸出白球次數占摸球總次數的幾分之幾?來驗證你們的猜想好嗎?學生進行實驗,記錄實驗過程,收集相關數據,再匯報驗證。這一環節我是讓學生去進行實踐操作去驗證我們先前的分析,在活動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在接近1/3或者結果偏離1/3的情況,這就讓學生去體會到我們開始對可能性的表示,是基于盒子里球數的定量分析;而在實踐中,會有偶然性的出現。課堂上學生體會到偶然性,他們說出“運氣”,實際就是一個偶然因素。
這一環節當出現各組實驗結果不同的時候,我又做一個集體的匯報,把所有十個組的情況進行了匯總,因為有同學說“200次”不是3的倍數,不能進行約分得出1/3,為了滿足學生這個接近1/3的想法,我又讓其中一組多摸了十次,這樣共210次,雖然也不能保證得到1/3,但計算一下摸出白球的總次數占摸球總次數的210分之幾,這樣結果會更接近1/3。這樣一個集體的匯總,計算,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當我們實驗次數增加時,結果就會更接近我們前面的猜測,也就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的定量分析。實踐操作是讓學生增強從數學角度去認識身邊事物的意識,更加深刻揭示可能性的實質。
4、練習鞏固
我經過反復思考設計三個練習題。體現出層層深入,加深理解的目的。
說一說議一議。給出這樣一個背景:某班在第一組(4男6女)選一名同學做組長。女生當選的可能性是多少?這個問題是本課內容的再現,同時這里又有可能性方法的計算。要把男女生加起來,算出總人數,更看女生占全組人數的幾分之幾。有同學也會提出結果進行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