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積計算 (案例分析)
學生學習梯形的面積計算之前,已經認識了梯形的特征,上底、下底、高及梯形的腰,還具備了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的知識經驗。在這一基礎上學習梯形的面積。我利用ppt動畫來幫助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一、出示ppt(1)上的一個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別為3厘米、8厘米和4厘米,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用已經學過的知識,用不同的方法求出這個梯形的面積。然后要學生把思考討論的過程進行交流。學生方法多樣有的把這個梯形分割成兩個不同的三角形,有的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學生邊講利用媒體動畫演示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理解。再根據分割的圖形的相關尺寸分別求出其面積,再把分割的兩個圖形的面積相加,所得到的面積就是這個梯形的面積。學生邊交流邊利用ppt (2) (3) (4)分別一一動畫演示。
二、以上的計算方法都很好,是否還有其它的計算方法,因為學生已經有學習三角形面積的知識經驗,要求學生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同一個梯形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形狀大小完全相等的一個梯形,然后剪下來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同桌互相幫助)。出示ppt(5)動畫演示來幫助學生理解。得到一個大的平行四邊形,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梯形的上、下底高有什么聯系。由于動畫演示學生很快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因為梯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3+8)×4÷2
=11×4÷2
=22(cm2)
再把上面的兩個計算方法演示3×4÷2+8×4÷2=(3+8)×4÷2=22(cm2)
利用乘法分配律:5×4÷2+3×4=22(cm2)
進行比較你認為以上的三種計算方法哪種方法最好理解。
學生一致認為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字母表示: s =(a + b) h ÷2
三、出示ppt(6、7)如果是一個等腰梯形還有其它的計算方法嗎?
學生認為在這個等腰梯形的兩腰中點割下一個小三角形移拼到右上方也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平行四邊形。但是學生發現找不到相應的尺寸,無法計算,也有學生發現在這個等腰梯形的任意一邊沿著它得高剪下一個直角三角形把它移拼到另一方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長方形可以找到相應的尺寸。也可以求出它的面積。但學生認為這個方法也不如上面的這個方法好。
出示ppt(8、9)進行比較最終得出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四、利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然后要求學生通過計算梯形的面積說說你的想法,學生認為要計算梯形的面積首先要找出梯形的相關的尺寸,其次要利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計算面積。
五、整堂課充分利用了媒體的動畫來幫助學生理解、幫助學困生認識,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圖形的演變過程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演變過程結合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理解。整堂課我認為學生學得比較輕松,但學到的知識比較實在,是學生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加上媒體動畫的幫助,正確認識理解感悟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能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