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五年級數學下冊一、圖形的變換 旋轉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人教版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五年級數學下冊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32人,獨生子女較多,平時動手能力較差,同時,學生的認識水平存在著差異性,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和提高,這也是教學中要考慮的重點。
3.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變換,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整個活動呈現的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方格紙上圖形的變換過程的觀察與交流,進一步認識平移和旋轉。教材安排了四個變化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嘗試用語言描述每一次變化中每一個圖形的變換過程。
4.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成復雜圖形的過程,體驗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2) 借助方格紙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5.教學難點分析:(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2)理解并掌握圖形的平移和旋轉方法。
6.教學課時:1課時
7.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獲得。下面請同學們用一個三角形在方格紙上邊擺邊說,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先學生操作后,再全班展示交流。)
師 :今天我們一起利用所學的知識進一步探索圖形的變換。(出示課題:圖形的變換。)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幅圖(出示書中的圖),從第一幅圖到第二幅圖是如何變換的?請大家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
1 、思考操作:從第一幅圖到第二幅圖是如何變換的?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四個相同的 a 、 b 、 c 、 d 三角形,在方格紙上擺一擺。
2 、同桌間交流,再全班反饋:
師:我們在分析圖形的變換時,不僅要說出它的平移或旋轉情況,還要說清楚是怎樣平移或旋轉的(如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或以什么為中心點、向哪個方向、旋轉多少度),這樣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變換過程。(學生自由說一說。)
……
師:下面請同學們繼續觀察:從第二幅圖到第三幅圖是如何變換的?,然后自己在方格紙上操作,并與同學交流操作的過程。(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好,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誰能說一說,從第二幅圖到第三幅圖你是如何變換得到的?
師:還有其他的變換方式嗎?你們能上來一邊操作一邊說明怎樣變換嗎?(學生說一說。)
師:聽明白他們說的變換過程了嗎?請每位同學也用這樣旋轉與平移相結合的方法試一試,并與同桌說一說變換的過程。
3 、同桌合作:下面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合作從第三幅圖到第四幅圖,你是如何變換得到的?第四幅圖到第一幅圖呢?(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你變換的過程?(學生自由交流) 。
三、欣賞與設計
師: 請同學們觀察(見試一試圖),從 a 圖到 b 圖是如何變換的?請大家拿出七巧板擺一擺,用旋轉與平移相結合的方法試一試,并與同桌說一說變換的過程。
師: 七巧板的變換是多樣的,圖中所展示的僅是其中的一種。請同學們選擇七巧板中的部分圖形進行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