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方程 第五課時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9頁,例7、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5~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根據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能正確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 2、使學生在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方程的過程中,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應用價值。 3、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數量間的關系,列方程解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引入談話。 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利用等式的性質解一些方程,我們還可以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教學例7。 (1)出示例7的情景圖。 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 根據“小剛跳高成績比小軍少0.06米”,你知道其中含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嗎? 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 運用這個數量關系解題時,哪個量是未知的?(在小軍的成績上打“√”) “小軍的成績”是未知的,我們可以用未知數“x”來表示,在列方程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先把未知的量設為“x”,同時要先寫“解”。 示范:解:設小軍的跳高成績是x米。 根據上面的數量關系,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x-1.39=0.06 在小組中說說:x、1.39、0.06及方程的左邊,右邊各表示什么?看看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數量關系。 小組交流。 會解這個方程嗎?說說自己的方法。 匯報方法。 x-1.39=0.06 x=1.39+0.06 x=1.45 指出:在“解:設……”時已經設了“x米”,因此求出的x的值不寫單位名稱。 怎樣可以知道解答的是否正確呢?你準備怎樣檢驗? 說說檢驗的方法。 (2)小結方法。 剛才我們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了問題,誰來說說,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們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答過程中要主意什么? 3、試一試。 (1)讀題,理解題意。 (2)哪一個條件告訴我們題中的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是什么?(非洲象的體重×33=藍鯨的體重) 根據這個數量關系怎樣列方程呢? (3)完成解答并匯報方法。 解:設這頭非洲象大約重x噸。 33x=165 x=165÷33 x=5 答:這頭非洲象大約重5噸。 4、完成練一練。 (1)完成第1題。 題中有怎樣的等量關系?方程怎樣列? 獨立完成解答并檢驗。 (2)完成第2題。 知道哪些條件,求什么問題? 單價、數量、總價之間有什么數量關系呢? 指出: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最好根據最基本的數量關系來列。 方程怎樣列呢? 獨立完成解答并檢驗。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5題。 (1)理解每幅圖的意思。 (2)說說題中的數量關系。 (3)獨立列式解答。 2、完成練習二第6、7題。 (1)獨立完成。 (2)交流匯報,集體核對。 根據什么數量關系來列方程的?你是怎么想的?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大家你獲得的新知識是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主意的? 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 解:設小軍的跳高成績是x米。 x-1.39=0.06 x=1.39+0.06 x=1.45 答:小軍的跳高成績是1.45米。 非洲象的體重×33=藍鯨的體重 解:設這頭非洲象大約重x噸。 33x=165 x=165÷33 x=5 答:這頭非洲象大約重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