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
“自學互幫導學法”課堂教學設計
課 題
方程
課時
1
課 型
新課
修改意見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掌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義感受方程思想。
2. 經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區別與聯系。
3. 在學習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4. 體會方程在數學史和人類發展史上的意義進一步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列方程
學情分析
方程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以前,他們認識“等式”,懂得如果一個式子的左右兩邊的得數相同,這樣的式子就叫等式。他們還剛剛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用字母表示數是代數學習也是方程學習的關鍵。方程的意義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等式和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的。
1.知識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數,掌握了天平稱物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數量關系。
2.能力方面:已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夠根據現象進行分析、判斷、和歸納。
學法指導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
補救措施
修改意見
一、激趣導入
二、認識方程
三、理解方程的解
……
四、列簡易方程
五、課堂檢測。
六、評價總結
1、談話: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玩一個智力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闖三關”,大家想玩么?
1、課件出示:第一關:寫等式
王叔叔家今年水果豐收了,今天他挑的梨又賣了個好價錢,換了一大擔物品高高興興回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2、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3、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2袋化肥的質量=1臺電視機的質量
1臺電視機的質量+1臺風扇的質量=3袋化肥的質量
3袋化肥的質量-1臺風扇的質量=1臺電視機的質量
4、你能根據這些等量關系寫出等式嗎?
5、組織學習匯報展示
6、建立概念。
比較這三個等式,你有什么發現?
揭示像第2、3個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7、介紹有關方程的文化。(課件出示)我國的算術中很早就在使用方程這個詞語了最早見于我國古代的《九章算術》。《九 章算術》是我國東漢初年編寫的一部最古老的中國數學經典著作。書中收集了246個應用問題和其他問題的解法分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方程的概念在世界上要數《九章算術》中出現得最早。這一成就進一步證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智慧和才干的偉大民族。我們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