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小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69-7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的小數的大小變化的規律;能應用規律正確口算一個數乘10、100、1000.。。。的積。
2、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和主動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小黑板出示口算題:610 6010
6100 60100
2、比較每組兩個小數的大小(小黑板出示)
3.58○38.5 0.5○0.05
3、導入新課
提問:比較第二題里每組兩個小數有什么異同的地方?為什么每組小數里的數字相同,數字排列的順序也相同,而組成的小數大小卻不同呢?
4、小結,揭示課題: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二、學習新課,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出示例二: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上述各題。
(2)指名說說計算結果,并板書: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3)引導觀察、比較:50.4和5.04比,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504和5.04比,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5040和5.04比呢?
(4)驗證:小組合作,每組任意找一個小數,分別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與我們的猜想是否一樣。
(5)歸納:通過計算,你認為我們剛才的猜想對不對?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們的發現規律?換一種說法,這個規律還可以怎么說?
2、教學例3
(1)出示例3中的表格,讓學生說說從表中能知道什么,結合學生的交流適當介紹“蛋白質”的含義。
(2)提出“每千克黃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是多少克”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這個問題就是讓我們把0.351千克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數。
板書:0.351千克=( )克
(3)學生操作,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
(4)組織交流
3、教學“試一試”和“練一練”
(1)指導完成“試一試”
指名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
(2)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填表。
討論:36乘10、100、1000時,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數,小數點應該在什么位置?把36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時,先要做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二題
三、課堂作業
1、做練習十二第4、5兩題。
2、做練習十二第6題。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準備進行實驗,請各位走過路過多多提出好的建議。謝謝!